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1.我们经常提到的像: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屏幕上的像⑤照相机底片上的像,其中(  )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④⑤B.属于虚像的是①②③
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③⑤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②③④

分析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 解:
①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
②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③放大镜成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④电影银幕上的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⑤照相机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属于光的折射;
其中,属于实像的是①④⑤;属于虚像的是②③;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③④⑤,故A正确.
故选A.

点评 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小明为了探究焦耳定律,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只连接了一次电路就完成了实验探究.他的方法是:用电阻丝(其中R>R、R=R)给烧瓶中的煤油(煤油质量相等)加热,然后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就可以对比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请观察实验电路,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试验中选择煤油不选择水的原因是煤油的比热容比水小.探究电阻产生热量的多少与电阻的关系时,应该对比甲乙两个烧瓶中温度计的示数,甲瓶中的温度计示数高,原因是R>R,甲电阻丝产生的热量多.
(2)探究电阻中产生热量的多少与电流关系时,应该对比甲丙两个烧瓶中煤油柱上升的高度.
(3)该实验中用到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某小组同学在“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他们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固态物质做实验,记录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
表一 甲物质(固态)     
实验
序号
质量
(克)
体积
(厘米3
1910
21820
32730
表二 乙物质(固态)
实验
序号
质量
(克)
体积
(厘米3
41110
52220
63330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或3与6) 的数据,可得到结论: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
(3)综合分析表一和表二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①同种物质,它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②不同种物质,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相同;
(4)为了进一步研究,他们又通过加热方式使甲、乙物质都变为液态,分别测出它们的体积和质量,记录数据如表三、表四所示.
表三:甲物质(液态)
实验序号质量/克体积/厘米3
799
81818
92727
表四:乙物质(液态)
实验序号质量/克体积/厘米3
101113.75
112227.5
123341.25
综合分析表一和表三(或表二和表四)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处于不同物态的同种物质,它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相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所示,置于水平桌面的物体A的质量为90kg,悬挂在滑轮组下的物体B的质量为60kg,在物体B的作用下,A恰能沿水平桌面向左匀速直线运动,现在用水平向右的1200N的拉力F1拉动物体A匀速沿水平桌面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在此过程中,物体A通过绳子拉动滑轮组的力为T1,求动滑轮重力及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小芳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时,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20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3)当烛焰距凸透镜3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实像,日常生活中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照相机(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4)实验中怎样操作,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最清晰的像?将光屏远离透镜,直至得到清晰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通过对上面的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的结论: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证明桌子在振动,他的改进方法是: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
(3)小明、小华等同学在探究完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如何传播出去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把正在响着的闹钟放入密封的玻璃罩内,逐渐向外抽气,发现铃声越来越小,通过这一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声音的传播需要靠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如图甲所示,测量木块长度的刻度尺分度值是1mm.小明在使用天平测量苹果质量时情况如图乙所示,其中错误的操作是称量物体质量时,移动平衡螺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电路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移至b端,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由图象可知(  )
A.电阻R0两端的电压与通过R0的电流成正比
B.R0的电阻值时5Ω
C.该电路最小功率0.3W
D.电阻R0的电功率变化范围0~1.8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科学家的每次重大发现,都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则磁场,第一个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小郭同学自制了一个用开关来控制电磁铁南北极的巧妙装置,如图所示.当开关S接a(选填“a”或“b”)点时,电磁铁的A端是N极,滑动变阻器的划片P向右移动时,电磁铁的磁性将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