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青岛奥帆中心主防波堤上的风能路灯是利用风力发电,充分体现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奥运精神.下列有关风能路灯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风力发电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B. 风能是不稳定的能源不便于利用

C. 风能路灯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D. 风能路灯的工作实质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光能

D 【解析】A. 风力发电机的发电过程中,消耗机械能而产生电能,故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故A错误;B. 风能是可以从自然界中源源不断的得到的能源,是稳定的能源,故B错误;C. 风力发电是一种对环境无污染的清洁能源,故C错误;D. 风力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制成的,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路灯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光能,故D正确;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21章 信息的传递 同步练习2 题型:综合题

国内知名军事论坛上出现了一组疑似国产陆基相控阵战略预警雷达的图片(如图甲所示),从这组图片来看,该型雷达体积相当庞大,高度大概和12层楼相当,外观与美国“铺路爪”战略预警雷达比较类似。

(1)雷达是利用_____________(选填“次声波”或“电磁波”)来测定物体位置和速度的设备。

(2)某雷达在发射和接收反射回来的电磁波时,在荧光屏上会分别呈现出一个尖形波,如果雷达监视屏上显示的发射和接收的尖形波如图乙所示,已知雷达监视屏上相邻刻线间表示的时间间隔为10-3s,则被监视目标与雷达的距离大约为_________________km。

电磁波 600 【解析】(1)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来测定物体位置和速度的设备。 (2)已知雷达监视屏上相邻刻度线间表示的时间间隔为10-3s,从图中可以看出两次时间间隔为4个刻度线,即t=4×10-3s,利用公式; 故答案为:(1). 电磁波 (2). 6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21.4 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同步测试2 题型:综合题

如图所示,电视台把无线电信号传送到高空中的通信卫星上,卫星再把信号传到地面上的其他区域,这样就实现了卫星转播.在调试的过程中,电视台本身也需要接收卫星上传回的信号,并和演播室用电缆传来的信号进行比较.这时发现卫星传来的画面上,人物动作变化总比电缆传来的画面发生慢一些.

(1)解释产生这种时间延误的原因.

(2)已知通信卫星的高度大约是36 000 km,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和光速相同.请你根据这些数据,估算一下画面延迟的时间.

电磁波虽然传播速度快,但由于传输距离远,它的传播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0.24s 【解析】(1)电视台发出的无线电信号由电视台传到卫星,然后再由卫星传到电视台,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卫星传来的画面上,人物动作的变化总比电缆传来的画面上相应的变化发生得晚一些. (2)无线电信号的路程,则画面延迟的时间. 答:(1)因电磁波从电视台到卫星间的往返传播要用一定时间,所以卫星传来的画面上,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21.3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同步练习1 题型:单选题

课外活动时间,有几位同学讨论无线电广播和电视信号的接收、发射时,有以下几种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无线电广播是光、电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

B. 电视信号的接收或发射是声、电信号之间的转换

C. 无论是无线电广播还是电视都是光、电信号的转换

D. 无论是无线电广播还是电视都有声、电信号的转换

D 【解析】A. 无线电广播是声、电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故A错误; B、电视信号的接收或发射是声、光、电信号之间的转换,故B错误; C. 无线电广播是声、电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电视信号的接收或发射是声、光、电信号之间的转换,故C错误; D. 无论是无线电广播还是电视都有声、电信号的转换。 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22.1能源 同步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2014年5月21日,中国与俄罗斯签署了总额高达4000亿美元的天然气贸易合同,俄罗斯向中方提供30年的天然气供应.天然气是 ______ (选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目前城市公共汽车用天然气取代汽油做燃料是因为使用天然气相对减少了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可以有效缓解 ______ 效应.

不可 温室 【解析】试题分析:能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得到或可重复利用的能源是可再生能,不能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得到或不能重复利用的能源是不可再生能;天然气不能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得到,不能重复利用因此是不可再生能源;使用天然气作燃料可以有效减少空气污染,提高空气质量;可以有效减缓温室气体的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22.1能源 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加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的消耗持续增长,所以开发新能源已成为全世界的重要课题,下列关于能源及其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而核能、风能、水能、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

B.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相比,风能、水能、太阳能具有清洁环保的优点;

C.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已建成了利用核聚变能量发电的核电站;

D.因为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是守恒的,所以能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 【解析】 试题分析:化石能与核能都是不可再生资源,故A错;风能、水能、太阳能都是可再生资源,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故B正确;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建成核聚变的发电站,故C错误;能量转化虽然是守恒的,但对于不可再生能源来说,是越用越少的,故D错误;应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 第1章 机械运动 单元测试卷 题型:综合题

如图的两个交通标志牌的含义是什么?按交通规则要求,从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李家沱需要多少分钟?

“40km/h”表示该路段汽车速度不能超过40km/h;“李家沱12km”表示标志牌处距李家沱12km; 按交通规则要求,从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李家沱需要18min. 【解析】【解析】 (1)标志牌上的数字“40km/h”表示的意思: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 “李家沱12km”是指从该标志牌到李家沱还有12km; (2)∵v=, ∴从此标志牌所在的位置到达李家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 第1章 机械运动 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为小明做“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过程,图中的停表每格为1s(转动未超过一周).下面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下滑的小车作匀速运动

B.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是13.3cm/s

C.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12cm/s

D.以金属片为参照物,下滑的小车是静止的

C 【解析】【解析】 由图可知,小车上半程所用时间为t1=3s,下半程所使用时间t2=2s, AB、上半程的速度为v1===10cm/s,下半程的速度为v2===15cm/s,所以,下滑的小车不是作匀速运动.故AB错误; C、小车通过全程所用时间t=5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12cm/s.故C正确; D、以金属片为参照物,下滑的小车与金属片之间的位置不断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21.1 现代顺风耳──电话 同步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是炭精话筒的结构,在摘机接电话时,加在话筒两端的电压为10V,通话时电路中炭粒的电阻变化范围为500Ω~600Ω,电流在___________范围内变化。电话的话筒可以把声音的变化转化为__________的变化。

0.017A~0.02A 电流 【解析】解答: (1)加在话筒两端的电压为10V,当电路中碳粒的电阻为500Ω时,通过的电流:I最大==0.02A;当电路中碳粒的电阻为600Ω时,通过的电流:I最小==0.017A;电流的变化范围为0.017A~0.02A;(2)电话话筒可以把声音的变化转化为电流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