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5.在煤、电能、太阳能中,属于化石能源的是煤,属于二次能源的是电能.

分析 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叫一次能源,不能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叫二次能源;
化石能源即不可再生能源,生活中常见的化石能源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解答 解:
煤属于化石燃料,也是不可再生资源;
电能一般都是通过火力发电或水力发电等方式转化过来的,属于二次能源.
故答案为:煤;电能.

点评 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常见的化石能源和二次能源的而理解和掌握,是中考的热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用量杯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体积V和液体与量杯共同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
求:(1)量杯的质量是多少克.
(2)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kg/m3
(3)一块碑石的体积是30m3,为了计算它的质量,取一小块作为这块碑石的样品.测出它的质量为140g,用量筒装入100mL的上述液体,然后将这块样品完全浸入液体中,此时液面升高到150mL.求这块碑石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小杨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在此实验中: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2)小杨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便于研究像与物的位置和大小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4)移走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选填“实”或“虚”)
(5)小杨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公共汽车上的一些设施和做法与物理原理相对应,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
A.公交车上使用的IC收费卡---利用了超声波原理
B.行进中的车辆要间隔一定距离---防止急刹车由于惯性造成事故
C.方向盘上裹着的皮套---用来减小摩擦
D.公共汽车在后门上安装的摄像头---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光现象中,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路灯下人的“影子”B.用放大镜看到的“放大的字”
C.湖边的树在湖水中的“倒影”D.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变“弯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是两个相同的蜡烛,C是3毫米厚的玻璃板.
(1)实验中,发现A蜡烛成两个像,这两个像之间的距离是大于3毫米.(“大于”,“等于”或“小于”)
(2)如表是小明实验中记录的部分实验信息.
实验次数物距u/cm像距υ/cm
18.258.26
211.4011.39
313.5l13.51
①分析表中的信息,能否得到像距等于物距结论?能.
②你的理由是数据都在误差范围内,因为误差小于分度值.
(3)实验中,若把B蜡烛也点燃,看到的像不清楚,原因是:物的亮度一定,点燃B蜡烛,像的背景变亮,像与背景的亮度差异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垂钓是一项修身养性的活动,该活动包含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鱼钩尖端很细,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从而增大压力
B.钓鱼竿是费力杠杆,但省了距离还省功
C.为了防止太阳过度照射伤到皮肤,要戴上帽子进行遮挡,这主要是利用了光的反射
D.当向上提起鱼时,感觉鱼也在向下拉鱼竿,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在暗室的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平面镜放在纸上(镜面朝上),让手电筒正对镜面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去(  )
A.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漫反射B.镜子比较亮,它发生镜面反射
C.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镜面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我县阳光体育运动会上热闹非凡,给我们留下许多美好的瞬间.入场时各班放开嗓门提高声音的响度,运动员代表发言时有的同学根据声音的音色就能辨别是谁,啦啦队喊出运动员的姓名助威,让该运动员发挥出最佳水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选填“信息”或“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