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用图所示的滑轮或滑轮组将同一重物G匀速提高相同的高度,最省力的是     
[     ]
A.
B.
C.
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铜块和木块的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在实验前,小明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一: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猜想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1)实验时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水平方向做
匀速直线
匀速直线
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这样做的依据是:
二力平衡
二力平衡


(2)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到的结论是
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图乙、丙中铜块和木块叠在一起的目的是使
压力
压力
相同,比较乙、丙两图可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接触面粗糙程度
接触面粗糙程度
有关.
(4)要“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是否有关”,小明将木块和铜块做为一个整体竖着放置在长木板上,如丁图,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并与乙比较.你认为他的探究方案中存在的主要缺陷是:
没有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没有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5)在全班交流环节中,小明为探究猜想二,又设计了如下方案: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铜块和木块的重力大小分别为G1和G2
②如图A和B所示,将铜块和木块都平放在长木板上测出滑动摩擦力大小分别为f1和f2

③比较
f1
G1
f2
G2
的大小关系,获得结论.(提示:此时物块对木板的压力大小即为重力大小.)
老师肯定了小明的方案,因为:
(Ⅰ)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即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反映了物体运动的快慢;同样道理,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比值即
单位压力
单位压力
下的滑动摩擦力,反映了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Ⅱ)我们学过的利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还有
密度(压强)
密度(压强)

(6)在全班交流环节中,同班的小华在实验中还发现:在物体还没有被拉动的情况下,弹簧测力计仍然有示数,且示数逐渐增大,直到拉动物体为止.就小华观察到的现象,请你提出一个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
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拉力的大小有关
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拉力的大小有关

(7)课后,班级创新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出如图所示的装置测滑动摩擦力,桌面上的滑块A通过轻绳绕过滑轮,绳的另一端悬挂一只一次性塑料杯子.测量时,向塑料杯中加适量水(当需加少量水时可改用胶头滴管),使滑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将一次性杯中的水全部倒入量杯中,读出量杯中水的体积250ml,则滑块A受到的摩擦力f=
2.5
2.5
N;实验中选择一次性塑料杯子的原因是:
质量小
质量小
;与课本中的装置比较后,请具体指出利用该装置的优点是
易于较准确地控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用量杯替代运动中的弹簧测力计方便读数
易于较准确地控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用量杯替代运动中的弹簧测力计方便读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工人师傅用图所示的机械装置,使重400牛的重物A匀速提升5米.若滑轮和细绳的重力不计,则他作用在细绳上的竖直向上的拉力为
400
400
牛,他拉绳子所做的功为
2000
2000
焦,重物A在上升过程中动能
不变
不变
,机械能
增大
增大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小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选用了一个木块、两滑轮、一些砝码、细线及普通桌面,装配成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根据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可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知识,小明选择让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来探究木块两侧的细绳拉木块的力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是:左盘中砝码为100g时,右盘中加150g的砝码,木块恰能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小明认为两个力平衡时,其大小不必相等.
(1)小明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出错的原因是
木块和桌面之间存在摩擦力
木块和桌面之间存在摩擦力

(2)左盘中放入100g的砝码,右盘中所加砝码的质量位于
50
50
g至
150
150
g之间时,系统可处于静止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