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不同的凸透镜对光的折射程度可能是不相同的,即每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不一定相同,那么凸透镜的焦距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小雷进行了探究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到表中.
次数1234
材料玻璃玻璃水晶水晶
截面直径/cm3335
凸起程度较小较大较小较小
焦距/cm544
(1)如图甲所示是他第一次测量透镜焦距的情景,此透镜的焦距为10cm.

(2)请你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由1、2次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材料、截面直径相同时,凸透镜凸起越大,焦距越小.
(3)小雷回想起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如图所示,受此启发,产生了一个问题: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相同?于是他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进行了实验,你认为红光射入时凸透镜的焦距大.
(4)小雷又进行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若其像成在光屏的左上角如图丙所示,应将凸透镜向右下(选填“右下”、“左上”、“右上”或“左下”)调节,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当烛焰向透镜靠近时,光屏应向远离(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5)小雷又发现他和同学使用相同焦距的凸透镜进行实验时,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当物距均为12.00cm时,有三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23.00cm、24.00cm、26.00cm.若他们的数据差别不是因为长度测量误差导致的,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操作原因是没有找到最清晰的像时就开始读数了.

分析 (1)平行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一点,即焦点,焦点到光心之间的距离即为焦距;
(2)根据图甲读出第一次测得凸透镜的焦距,然后比较1、2次实验数据可知焦距与凸面程度的关系;
(3)只要是平行光,经凸透镜折射后都会与主光轴交于一点,不同颜色的光经过玻璃的折射本领不同,所以与主光轴交集的点也会不同;
(4)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其中三条光线特殊: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折射后经焦点射出,经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经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
(5)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同一凸透镜,物距一定,像距也会一定.

解答 解:(1)由图可知,平行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光屏上一点,此时光屏在刻度尺40cm处,得知f=40cm-30cm=10cm;
(2)由表中1、2数据对比知道,材料、截面直径相同,凸起程度越大,焦距越小;
(3)由图可知,红色光较紫色光偏折能力弱,所以红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
(4)像成在光屏的左上角,依据物体射出的光线经光心不改变方向,所以凸透镜向右下方向移动;
(5)同一凸透镜,物距一定,像距应该一定,小组实验的像距不同,是因为光屏上还没有出现清晰的像就测像距.
故答案为:(1)10;(2)材料、截面直径相同时,凸透镜凸起越大,焦距越小;(3)红;(4)右下; 远离;(5)没有找到最清晰的像时就开始读数了.

点评 考查了根据数据分析影响凸透镜焦距的因素、各种颜色的光的偏折程度,要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光路的可逆性、经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甲是某同学设计的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乙是某教师的改进实验:将一小块含铁小重物(涂黑部分)密封在灌满水的长直玻璃管内.当长直玻璃管竖直后,迅速移去玻璃管顶端的小磁铁,小重物开始下落,分别测得小重物到达15cm、30cm、45cm处所用的时间,实验数据如表:
距离/cm
时间/s
次数
153045
11.001.922.82
20.991.942.80
30.961.902.78
(1)要完成该实验,需要用到的主要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刻度尺;
(2)分析表中数据(不考虑实验误差),从最高处下落到玻璃管底部的过程中小重物不是(选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3)为求小重物在第一次实验时整个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采用了下列两种计算方法:
方法1:v=$\frac{s}{t}$=$\frac{0.45m}{2.82s}$=…
方法2:v=$\frac{s}{t}$=[$\frac{0.15m}{1.00s}$+$\frac{(0.30-0.15)m}{(1.92-1.00)s}$+$\frac{(0.45-0.30)m}{(2.82-1.92)s}$]÷3=…
以上两次计算方法正确的是方法1(选填“方法1”或“方法2”);
(4)在甲实验中,为了测量铅笔沿硬纸板下滑的平均速度,应使纸板较长且保持较小(选填“大”或“小”)的角度;
(5)与甲实验相比,乙实验具有能保证物体做直线运动、便于观察实验过程等优点,但还有继续改进之处,你的改进建议是加长玻璃管的长度(写出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在生产和生活中我们常遇到下列事例:投掷铅球时,铅球被举起一定的高度后再斜向上用力推出去,铅球会落到很远的地方;投掷标枪时,标枪被举起一定的高度用力甩出去,标枪会落到很远的地方…
(1)请你再举一个类似的事例:投掷手榴弹.
(2)这些事例应用到的共同物理知识是:利用了惯性.
(3)李娟看到投掷铅球场景后,思考:铅球投掷的远近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她提出猜想一:铅球投掷的远近与用力的大小有关.
请你另提出一个猜想二:铅球投掷的远近与铅球的质量、铅球的体积、投掷的角度等有关.
(4)小芳找来弹弓模拟“投掷铅球”来验证猜想一.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a、把弹弓的橡皮用力拉长到一定的长度后,以一定弹射角度θ1将弹丸弹射出去,测出水平射程为S1
b、把弹弓的橡皮用力拉长到另一长度后,以另一个弹射角度θ2将同一弹丸弹射出去,测出水平射程为S2
c、通过比较两次射程S1,S2的远近,得出结论:铅球投掷的远近跟抛射角大小有关.
(5)请对小芳的实验方案作出评估,指出她本次实验中的不足之处或需要改进的地方:两次没有控制弹射的角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某小组同学研究“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时,所用竖直向上拉力F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按图所示方式用两个重力不同的滑轮进行实验,并将相应的滑轮重G、物体重G和拉力F的大小记录在表一、二中.

表一:G=2牛                                                                            表二:G=4牛
实验
序号
G
(牛)
F
(牛)
实验
序号
G
(牛)
F
(牛)
111.5623.0
222.0744.0
343.0865.0
464.0986.0
585.010107.0
①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F与G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当G相同时,G越大,F越大.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6(或3、7或4、8或5、9)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当G相等时,G越大,F越大.
③分析比较表中F与G、G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发现其满足的数学关系式为F=$\frac{1}{2}$(G+G),由此可判断:按图所示的方式使用功滑轮匀速提起物体,若要省力,需要满足的条件是G>G
④该小组同学z做多次实验的目的是B.(选填“A”或“B”)
A.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B.从实验数据中得到普遍规律
⑤若小王同学用G=5牛、G=3牛的器材做次实验,则F=4牛;而小李同学根据实验推理可得到:当G=0N时,使用动滑轮匀速提升物体时,所用竖直向上拉力F的大小等于物体重力的一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小华每天要喝蜂蜜,但她发现,同一瓶里的蜂蜜,它的粘性有时大有时小,这是为什么呢?是不是蜂蜜的粘性可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粘性越小,温度越低,粘性越大呢?
小华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将蜂蜜分装入三个小瓶,一瓶放在冰箱内,一瓶放在室内,另一瓶用微波炉加热一会儿,然后找三支相同的试管,用三支滴管分别从三个小瓶中各取一滴蜂蜜,分别同时滴到同样倾斜放置着的试管内壁上,如图甲所示,观察各滴蜂蜜流到试管底部的时间并进行比较.
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小华顺利完成了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蜜蜂在冰箱中在室内经微波炉加热
温度较低一般较高
流淌时间较长一般较短
根据上述实验:
(1)小华得出的结论是:随着温度的增高,蜜蜂的粘性变小.
(2)这一结论可以用图乙中B的图象来表示.
(3)在上述探究过程中,小华运用了转换法将不能直接测量的粘性大小转化成可以测量流淌时间.
(4)在上述探究过程中,小华经历了探究思维程序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建立假说(或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归纳分析、得出结论.
(5)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上述结论的有关实例,如食用花生油在夏天粘性变小(或冬天花生油很难从瓶子里倒出来,拔丝苹果要趁热吃等.
(6)生活中,有专门测量液体粘性大小的仪器--粘滞计,其构造如图丙所示,在圆筒容器A中有一个可以绕轴转动的圆柱体B,它通过缠绕的绳子连接在滑轮C和砝码D上,被测液体E注入圆筒和圆柱体之间的环形空间中.
请你解释粘滞计的工作原理:将被测液体注入后,释放砝码.在重力的作用下砝码向下运动,通过滑轮和绳子对圆柱体施加一个力,使圆柱体转动.注入不同的液体,圆柱体转动的速度不同,根据速度的不同就可以比较出液体粘性的大小.当将同一种液体加热后注入,会发现圆柱体转动的速度将变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四个悬挂着的通草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如果a球带正电荷,那么d球(  )
A.一定带负电荷B.一定带正电荷
C.一定不带电荷D.可能带负电荷,也可能不带电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蜂蜜由于粘性能粘住东西,这和磁铁能吸住小铁钉的现象有些相似.而在做火烧磁铁的实验时发现温度越高,磁性越弱.那么,液体的粘性又会怎样呢?会不会也有相似的关系呢?小强根据磁性与温度的关系,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假说:物质的粘性也可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粘性越小.也就是说,如果让同一种液体从相同的斜面流下,温度低时需要的时间长,温度高时需要的时间短.
蜂 蜜在冰箱中在室内经微波炉加热
温 度较低一般较高
流淌时间较长一般较短
想到自己的假说,小强兴奋起来,赶回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将蜂蜜分装入三个小瓶,一瓶放在冰箱,一瓶放在室内,另一瓶放在微波炉加热一会儿.然后找三支相同的试管,让爸爸妈妈帮忙,用三支滴管分别从三个小瓶中各取一滴蜂蜜,同时、分别滴到同样倾斜放置着的试管内壁上,观察各滴蜂蜜流到试管底部的时间并进行比较,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了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小强和爸爸妈妈一起又用其他几种物质做了相同的实验,并对这些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小强象科学家那样得出了结论.请你回答:
(1)小强得出的结论是:有些物质,随着温度的升高,它的粘性变小.
(2)在上述探究过程中,小强运用了转换法,通过这种科学方法,将不能直接测量的粘性大小转换成可以测量的流淌时间.
(3)如图是粘滞计的工作原理:将被测液体注入后,释放砝码.在重力的作用下砝码向下运动,通过滑轮和绳子对圆柱体施加一个力,使圆柱体转动.注入不同的液体,圆柱体转动的速度不同,根据速度的不同就可以比较出液体粘性的大小.当将同一种液体加热后注入,会发现圆柱体转动的速度将变快.
(4)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上述结论的有关实例,如:冬天食用油很难从瓶子里倒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如图1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的实验.将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分别装在易拉罐中,并测出沙子和水的初温.然后用酒精灯加热并不断搅拌,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实验记录如表:
加热时间/min01234
温度/℃沙子2025293438
2021222324
(1)实验中,加热时间实质上反映了沙子与水吸收热量的多少.
(2)根据实验数据小明画出了沙子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2),请再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3)分析图象可知,对于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吸收相等热量,升温较快的是沙子;若使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则水吸收的热量较多.
(4)已知c=4.2×l03J/(kg•℃).在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400g、温度为55℃的水,吸收8.4×104J的热量后,温度将升高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某物理实验小组探究“课桌桌面与课本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他们的做法是:
(1)将一名同学的物理课本放在水平桌面上,通过弹簧测力计拉着课本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N,则课本与桌面间摩擦力的大小为2N.
(2)在原来的课本上放上另一名同学同样的课本,以改变课本与桌面间的压力.
(3)通过多次实验,他们得到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
课本册数1234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2468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课本与桌面间的压力越大,它们间的滑动摩擦力越大.
(4)在实验中,某同学又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请你利用已有的实验器材,帮助他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简要回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