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9.小明用以下装置测量牛奶的密度:
(1)调节天平平衡时,若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红线的左侧,此时应向右移动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
(2)他根据图甲、乙、丙图中的顺序进行实验.根据图中数据可知:牛奶的体积为100cm3牛奶的质量为120g,牛奶的密度为1.2×103kg/m3

(3)为了更准确地测量牛奶的密度,图中合理的实验顺序为乙、丙、甲.

分析 (1)天平使用之前要进行调节,平衡螺母的移动规律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2)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已知牛奶的质量和体积,利用ρ=$\frac{m}{V}$就能得到牛奶的密度.
(3)测量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在能够得到正确结论的前提下,实验顺序的确定应有利于减小误差.

解答 解:
(1)由题目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所以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由图甲知,烧杯的质量为30g
由图乙知,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150g
牛奶的质量为m=150g-30g=120g
由图丙知,牛奶的体积为V=100cm3
牛奶的密度为ρ=$\frac{m}{V}$=$\frac{120g}{100c{m}^{3}}$=1.2g/cm3=1.2×103kg/m3
(3)由图乙、图丙知,烧杯中的牛奶不可能全部倒入量筒,导致测量的牛奶体积偏小,这样测量出的牛奶的密度与实际值相比偏大,出现了较大的误差.改进的方法是先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再测量牛奶的体积,最后测量烧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即合理的实验顺序为乙丙甲.
故答案为:(1)右;(2)100;120;1.2×103;(3)乙、丙、甲.

点评 只要测量,就会存在误差.为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应精心选择实验方案,尽可能减小误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黑夜看不见开关位置,为此李可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当单刀双掷开关S合向b时,照明灯亮,指示灯灭,避免指示灯费电;当S合向a时,照明灯灭,指示灯亮,人就可以看到开关的位置(S只能处于这两种状态).他利用一个正常工作电压为10V,正常工作电流为0.05A的小灯泡和一个定值电阻来安装指示灯.
(1)为使指示灯正常发光,请在图示方框内完成指示灯和定值电阻的连接电路;
(2)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同学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矿石的密度”实验中,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烧杯和水,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把天平放在水下平桌面上
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C.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此时液面示数为V2
D.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E.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此时液面的示数为V1
(1)为了更准确地测出矿石的密度,你认为以上操作的合理顺序是ABDEC.(填字母序号)
(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度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矿石的质量为62g.
(3)若用量筒测量矿石体积,如图乙、丙两图表示放入矿石前后体积,则所测得矿石的体积是20cm3,矿石的密度为3.1×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小华乘坐的是火车甲,窗外看到的是火车乙,试根据图片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乙火车一定是运动的
B.以乙火车为参照物,甲火车一定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甲火车一定是静止的
D.以地面为参照物,两列火车一定都是运动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他们小组用蜡烛.玻璃板.刻度尺等器材做实验.
(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原因是便于观察和确定像的位置.
(2)实验中的两枝蜡烛要求大小相等,这是为了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实验前,小明他们猜想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是虚像,为了检验这个猜想是否正确,实验中还需要的器材是光屏.
(4)实验时要求玻璃板不能太厚,原因是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小明总结两年来所做的实验发现:
(1)很多实验中研究的物理量不能直接测量,需用替代的办法显示它们的大小.如,如图1,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办法是拿着同镜前蜡烛A完全相同的蜡烛B与蜡烛A在镜后的像重合;如图2,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实验中,让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弹簧测力计示数间接显示阻力大小的;在没有电流表的情况下,可用一个阻值已知的电阻R0,连接如图3所示电路,用电压表先后测出电阻R0、Rx 两端的电压U0、Ux,就能计算出待测电阻Rx的阻值.把定值电阻R0与电压表结合,起到了电流表的作用.
(2)明确实验中一些做法的目的是很重要的.如图4,在探究动能跟速度的关系时,让同一个小球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滚下,目的是保证质量一定,使小球到平面的速度不同.如图5,6,在探究物质吸热性质的实验中,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热,目的是保证单位时间内水和煤油吸热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在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中,
(1)小东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后,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这时他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选填“左”或“右”),使天平平衡.
(2)如图乙是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后,置于调平的天平上,天平重新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示意图;图丙为将烧杯中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后的情景.请利用乙、丙两图数据帮小东将下表补充完整.
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g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g倒出盐水的质量m/g倒出盐水的体积V/cm3盐水的密度
ρ/(g•cm-3
66
(3)另一位同学的实验方法是:先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1;接着向空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后,测出总质量为m2;再把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为V;然后计算出盐水的密度ρ′=$\frac{{m}_{2}-{m}_{1}}{V}$.与小东测出的盐水密度ρ相比较,则ρ′>ρ(选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1)根据图1中的实物图在方框中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2)小明家正在装修房子.他站在地面上想用如图2所示的器材 把装修材料送到二楼窗口去,请帮他设计一较省力的方法.
(3)小明在探究“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的实验时,利用两根完全相同的电阻丝作为发热体给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加热,为了节省时间,他将两根电阻丝并联接入电路,用一个开关控制同时通电或断电请在图3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使电路满足要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所示,A图中的测量结果是2.40cm;B图是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则该物体的质量为0.1756千克;C图中的仪器是用来测量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