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0.小明在使用一个测力计测量力的时候,没有注意到指针指在0.1N处,他用这个测力计测量一个力为4.5N,则这个力的实际大小为(  )
A.4.4NB.4.5NC.4.6ND.无法判断

分析 弹簧测力计没有调零就去测量力的大小,也就是说测量前时弹簧就有了一定的伸长,测力时弹簧的伸长就过大,示数就比所测力大,实际测量的力应等于弹簧测力计测力时的示数减去测力前的示数.

解答 解: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指在0.1N处,没有调零就去测力,相当于从0.1N处开始测起,弹簧测力计最后的示数为4.5N,所测力的大小就等于4.5N-0.1N=4.4N.
故选:A.

点评 弹簧测力计作为力学中最常用的测量工具之一,我们应该熟知它的使用规则,并能熟练运用它测量力的大小,这是我们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小华用一边长为10cm 的正方体物块,从距离水平地面3m 的高处由静止释放,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小华用压力传感器记录了从物块撞击地面开始到最后完全静止时的压力变化情况.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求物块的重力和它对地面的最大压强(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根据磁感线方向,在图中标出小磁针的N极和通过螺线管电流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所示的W形管中,从两边装不同的液体,ABC是水,DEF是松节油,CGD是空气,今测得AB的高度为20cm,BC的高度为4cm,EF的高度为23cm,DE的高度为3cm,已知当时的大气压强为76cm高水银柱,试求:
(1)CGD中空气的压强;
(2)松节油的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小明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每个滑轮重相同):
(1)从表中数据可分析出第3次实验用的是乙图.
(2)计算出第2次实验的机械效率填入表中空格内.(百分号前保留整数位)
次数123
钩码重G/N446
钩码上升高度h/m0.10.10.1
绳端拉力F/N1.81.42.4
绳端移动距离s/m0.30.50.3
机械效率η74%83%
(3)根据甲、乙两图的实验数据得出:使用同一滑轮组,增加物重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根据第2、3次实验数据得出:“做的额外功越多其机械效率越低”的结论.小红认为这样得出结论不正确,理由是有用功不相同.
空车质量1180kg车身长度4.0m
满载人员12人最大车速45km/h
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4×250cm2平路连续行驶里程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将一个小球向上抛出后,小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B.小球在升至最高点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C.小球在下降的过程中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D.小球在空中运动状态不断改变,所受的不是平衡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2014年2月7日-23日在俄罗斯的索契举行了冬奥会,如图所示,滑雪运动员身体保持一定的姿势从斜坡上自由滑下后,用力撑滑雪杆,飞速向前滑去.请你参照示例根据此情景提出一个与物理知识有关的问题,并回答.(所提问题不得与示例重复)
示例:
问题:运动员从斜坡上自由滑下时动能和重力势能是如何变化的?
回答:运动员的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作答:
问题:为什么滑雪板下表面做的很光滑;
回答:可以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是我们“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该实验是通过用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研究小车(选填“小车”或“木块”)的动能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的;通过观察木块被推动距离的远近来判断动能的大小.
(2)本实验用同一辆小车是为了控制质量相同,探究动能大小与运动速度关系的,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得出的结论结论是质量一定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3)假如图中的水平面绝对光滑,则用图中的装置能否进行探究动能大小的实验?不能,你判断的理由是: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木块则不会受到摩擦阻力,将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一直匀速直线运动下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白色不透明物体可以反射任何颜色的光,黑色不透明物体可以吸收任何颜色的光,为了探究光在水中是如何传播的,小李将红色激光垂直射向玻璃杯中的水里,为了使红色激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更明显,他可以在水中滴入黑墨汁吗?答:不可以.(“可以”、“不可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