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8.如图所示为各种光学现象,根据图片所表现的情景,回答:

①图(a)中筷子看起来在水面处向上“折断”是光的折射现象.
②图(b)要实现“放大镜”放大文字的效果,图中凸透镜与标语之间的距离应小于焦距.(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③图(c)所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其中的红光、蓝光和绿光被称为三原色光.
④图(d)所示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所形成的虚像.(选填“实像”或“虚像”)

分析 (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即光的折射现象,凸透镜成像就是具体应用.
(2)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3)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这是光的色散现象.在各种色光中,被称为三原色光的是红、绿、蓝.
(4)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解答 解:①图(a)中筷子看起来在水面处向上“折断”是光的折射引起的;
②图(b)要实现“放大镜”放大文字的效果,图中凸透镜与标语之间的距离应小于焦距;
③图(c)所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其中的红光、蓝光和绿光被称为三原色光;
④图(d)所示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故答案为:①折射;②小于;③色散;绿光;④反射;虚像.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此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体现了生活处处是物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如图所示,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前10s内乙车的人看到甲车向后退去
C.甲、乙两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D.第20s到第30s之间的平均速度甲车大于乙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小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实验时应选较薄(选填“较厚”或“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
(2)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将完全相同的横子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结论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情况,可以将一张白纸竖直放在B(选填“A”或“B”)所在的位置,应在玻璃板后(选填“前”或“后”)侧观察自卡片上是否有A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如图所示的测量工具,它的名称是弹簧测力计,最小分度值是0.2牛,测量范围是0~5牛.此时示数为3.4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iPhone6Plus是苹果公司在2014年10月中旬上市的5.5英寸大屏手机,整机厚度为7.1mm,质量为173g.(填写单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3.根据凸透镜的性质,在图中完成光路图:画出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下列数值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实验室三节铅蓄电池串联电压为36V
B.老师从一楼走到三楼去上课,爬楼时的功率约为150W
C.柜式空调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约为1A
D.一般在干燥环境中,人体电阻的大小约为0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停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图中显示它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请根据图示完成下表.
甲至乙乙至丙甲至丙
路程   s1=s2=64.0cms3=90.0cm
时间   t1=2s   t2=   t3=6s
(2)某同学计算甲至丙这个过程的平均速度,采用了下列两种方法计算:方法1:v3=$\frac{{s}_{3}}{{t}_{3}}$;方法2:v3=($\frac{{s}_{1}}{{t}_{1}}$+$\frac{{s}_{2}}{{t}_{2}}$)÷2.以上两种方法正确的是方法1(填“方法1”或“方法2).甲至丙的平均速度是0.15m/s.
(3)分析表中数据,小车全程不是(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4)要使小车的平均速度减小,可采用的方法有增大斜面角度(写出一种即可)
(5)为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乙丙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乙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丙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乙丙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不正确,理由是: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到达C点的时间,并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
(1)为完成本次实验,由表格中的数据表明,应选用测温物质为水银的温度计,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82℃.
(2)温度计的玻璃泡刚侵入热水中时,温度计的刻度部分外表面模糊,很难看清示数,原因是热的水蒸气遇到冷温度计玻璃管液化成水珠附着在上面.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39 357
 酒精-11778
(3)小明在帮助老师准备实验时,发现开水导入烧杯后,温度下降的很快,于是他先点燃了酒精灯给水加热,待同学们到来时在熄灭一会儿,他的做法是为了提高水的初温,缩短实验时间.
(4)用图乙所示的装置给水加热,在安装此装置时,应先固定(铁圈M/铁夹N)位置;确定当温度达到90°C时开始记录数据,小明一看到水沸腾就迅速移走酒精灯并停止实验.在评估与交流环节,同学们认为小明的作法存在不足,并对开始沸腾以后应进行的操作提出了如下建议,其中正确的是D
A.调大酒精灯火焰,继续加热直到水温回到沸点
B.撤掉烧杯上的纸板,向烧杯中加水使水温回到沸点
C.撤去酒精灯,继续观察温度计的示数,记录数据
D.继续用酒精灯加热几分钟,观察温度计的示数,记录数据
(5)小红用图乙所示的装置给水加热直至水沸腾,所作“温度-时间”图象如图丙a,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需要吸热,温度不变.
(6)设想小红在实验时去掉图乙烧杯上方的盖子,在水的质量、加热条件不变时,所作的实验图象应该是图中的b(a/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