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用滑轮组提升重80N的重物,物体上升速度为0.1m/s,上升高度为20cm,拉绳子的力F为50N,则(    )

A.绳子自由端被拉下60cm

B.拉力的功率为5W

C.有用功为1600J

D.滑轮组机械效率为80%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A、由图知,,故A错;

B、,故B错;

C、,故C错误;

D、滑轮组的机械效,故D正确.

故选D.

考点: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功的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功率的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功率的公式、机械效率公式、滑轮组s=nh、有用功、总功的理解和运用,因条件已给出,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如图所示,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小龙和小文用同样的滑轮,却连成了甲、乙不同的滑轮组并测出了各自的实验数据.
次数 钩码
重/N
钩码上升
的高度/cm
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N
弹簧测力计
移动的距离/cm
小龙 2 10 1.0 30
小文 2 10 0.8 40
(1)小文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2)实验后小文想:对于同一个滑轮组,它的机械效率是否不变呢?经过思考后他认为:即使像图乙那样已绕好的滑轮组,机械效率也不是固定的,还应该与
 
有关,并用实验验证了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小文的实验方法是
 

(3)小龙认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人提升动滑轮所做的功是没有用的,所以,
 
也应该是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
(4)小文用滑轮组乙在t秒内匀速提起重为G的物体升高h米(不计绳重和摩擦),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动滑轮重G=
 
;小文的功率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宝应县模拟)小宇在“研究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物重G/N 物体上升的高度h/cm 测力计的示数F/N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
1 6 3 9
2 6 5 2.5 15
3 6 8 2.5 24
(1)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①第1次实验测力计示数如图甲是
2.5
2.5
N;
②第3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80%
80%

③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物体上升的高度
物体上升的高度
无关.
(2)小红在小宇实验的基础上多使用一个滑轮也做了实验,如图乙所示.
①小红多使用一个滑轮,目的是为了改变
施力的方向
施力的方向

②当这两位同学使用各自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若忽略绳重及摩擦,它们的机械效率是
相同
相同
(相同/不相同)的,理由是:
不计绳重和摩擦,由公式η=
W有用
W
=
Gh
Gh+Gh
=
G
G+G
可知,两位同学用滑轮组提升的重物及动滑轮重都相同,所以机械效率相同
不计绳重和摩擦,由公式η=
W有用
W
=
Gh
Gh+Gh
=
G
G+G
可知,两位同学用滑轮组提升的重物及动滑轮重都相同,所以机械效率相同
.(要有推理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是小明用滑轮组提升水中边长为20cm的正立方体A的示意图.已知物体A的密度为ρ=8×103kg/m3.当物体A全部在水面下匀速提升时,小明对绳子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1,对地面的压强为p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1;当物体A有
34
的体积露出水面且静止时,小明对绳子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2,对地面的压强为p2;当物体A全部露出水面并在空中匀速上升时,小明对绳子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3,对地面的压强为p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2.已知动滑轮所受重力为120N,小明所受重力为600N.(不计绳重,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以及水的阻力,取g=10N/kg)求:
(1)小明先、后两次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1:p2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之比η1:η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海淀区一模)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时,一位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滑轮组,并将所测数据填入如下实验数据记录表.
序号 动滑轮重
G/N
钩码总重G/N 钩码上升高度h/m 测力计拉力F/N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
η
1 1 2 0.1 1 0.3 66.7%
2 1 4 0.1 1.67 0.3 79.8%
3 2 4 0.1 2.0 0.3 66.7%
4 1 4 0.1 2.5 0.2 80%
(1)由第1次和第2次实验数据可知,用滑轮组提升物体,当滑轮组一定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与
提起的物重
提起的物重
有关.
(2)由第2次和第
3
3
次实验数据可知,用滑轮组提升物体,当被提升的物体一定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与动滑轮重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做“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同学们测得如图所示(a)、(b)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同,实验数据如上所示表格.
(1)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提升动滑轮所做的功是没有用的,但又不得不做,所以,叫
额外功
额外功
(选填“无用功”“有用功”或“额外功”),Fs叫
功,Gh叫
有用功
有用功
功,从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s和钩码上升的高度h之间的关系是s=
n
n
h.
(2)通过表中数据分析出实验1是用
a
a
图做的实验,实验2是用
b
b
图做的实验.
次数
物理量
1 2 3
钩码重G/N 4 4 6
钩码上升高度h/m 0.1 0.1 0.1
绳端拉力F/N 1.8 1.4 2.4
绳端移动距离s/m 0.3 0.5 0.3
机械效率η 74% 57% 83%
(3)通过实验1和实验2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越低
越低

(4)比较实验1和实验3可得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
增加被提升的物重
增加被提升的物重
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如果没有刻度尺,对于图(b)所示滑轮组,只要测出钩码重为G,然后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
匀速
匀速
(选填“匀速”或“变速”)上升,从弹簧测力计读出拉力值F,就可算出η=
G
5F
×100%
G
5F
×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