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下列关于电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由电荷移动就会形成电流
B.人站在地面上直接用手拿着铜棒与丝绸摩擦,摩擦后铜棒不带电
C.根据R=$\frac{U}{I}$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D.铜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就是电流方向

分析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两种束缚电子能力不同的物质相互摩擦后,电子发生转移,得到电子的物质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质带正电.
(3)导体电阻由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与电压、电流无关;
(4)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解答 解:
A、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故A错误;
B、铜和丝绸两种不同的物质摩擦,不论两种物质束缚电子的能力是否相同,铜棒都不会带上电,因为铜棒即使带上了电,铜、人体、大地都是导体,立刻会把所带的电导向大地,使铜棒不带电,故B正确;
C、由R=$\frac{U}{I}$计算电阻,属于比值定义式,导体电阻由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与电压、电流无关,故C错误;
D、铜导线中自由电子是负电荷,其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流的形成、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电流的方向,综合性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图中,各温度计的读数分别为:
甲-7℃
乙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1)利用“声纳”装置在海洋中探测鱼群的位置,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选填‘信息’或‘能量’).
(2)医生利用超声波给病人治疗肾结石,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
(3)工业上利用超声波清洗精细机械的微小部件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如图所示,小林同学用一个距离手3m高的定滑轮拉住重为180N的物体,从滑轮的正下方沿水平方向移动4m.如果滑轮的机械效率是90%,则小林所做的功为400J,所用的拉力为20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李帅同学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
(1)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①可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②可以研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2)实验时光屏应如何放置?光屏应该与平面镜垂直.
(3)图中∠FON(用字母表示角)是反射角,若将入射光线EO顺时针转动,则反射光线OF会逆时针(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当入射角为20o,则反射角的大小是20°.
(4)若将纸板沿ON向后折,此时在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OF,此实验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5)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反射光路是可逆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如图甲所示的5号南孚干电池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直流电源,它在供电时,把化学 能转化为电能.如图乙所示,验电器A带正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验电器A、B两金属球连接起来的瞬间(如图丙所示),金属棒中电流方向是:由B到A(选填“由A到B”或“由B到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8V,电阻R1为4Ω,当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为6V.求:
(1)电阻R1两端的电压;
(2)通过电阻R2的电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实验探究:“测食用油密度”的实验方案,请完善他们的方案,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左边调节(选“左边”或“右边”).
(2)小方的方案:
①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②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再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
③然后把烧杯中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
小方测得的食用油的密度的表达式是ρ=$\frac{{m}_{2}-{m}_{1}}{V}$.(用以上测量的字母写出表达式)
(3)小王的方案:
①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已调节平衡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3
②然后将烧杯内的适量食用油倒入量筒中,再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4,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2.小王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ρ=$\frac{{m}_{3}-{m}_{4}}{{V}_{2}}$.(用以上涉及到的字母写出表达式)
(4)比较两位同学的实验方案:小方同学的实验误差小一些;如果选择另一种方案,测得的密度值偏大.(选“偏大”或“偏小”).
(5)如图乙所示,是按照小王的实验方案进行的某次实验情况,将实验的数据及测量结果填入表中.
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g)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g)倒出食用油的质量
(g)
倒出食用油的体积(cm3食用油的密度(g/cm3
34.117.316.8200.84
(6)如图丙所示,一个粗心的同学,把物体放在了右盘,砝码放在了左盘,则物体的质量为27.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
图甲中被测物体的长度是1.25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
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36℃.
图丙中停表的读数是5min10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