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5.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就可以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的大小.如图所示,保持弹簧测力计悬挂点不变,使其拉力方向斜向右下方,仍使杠杆水平平衡,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变大.

分析 (1)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我们应首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为了便于测量力臂;
(2)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时,力臂在杠杆上,当弹簧测力计倾斜拉杠杆时,力臂变短,阻力、阻力臂不变,动力臂变短,动力变大.

解答 解:
(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杆上,便于直接从杠杆上测量力臂;
(2)弹簧测力计拉力方向斜向右下方,仍然使杠杆在原来的位置平衡时,动力臂变小,阻力、阻力臂不变,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动力变大,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故答案为:力臂的大小;变大.

点评 本题考查了杠杆平衡的调节、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等问题,是实验的常考问题,一定要掌握.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要使力臂在杠杆上,有两个条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竖直作用在杠杆上.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水球运动员把漂在水面上的水球慢慢压入0.5m深水下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水球的压力(假设水球在水中的体积不变)(  )
A.先变大后不变B.逐渐变小C.不变D.逐渐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所示,小红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器材有:杠杆、支架、刻度尺、细线和若干个质量相同的钩码.

(1)在实验过程中,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为了方便测量力臂.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红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重新平衡,应在B 点挂6个钩码.
(3)小红按现有方案经多次试验后,得出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符,原因是实验过程中B(填字母).
A.没有改变力的大小     B.没有改变力的方向       C.没有改变力的作用点
(4)如图乙所示,若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每个钩码质量为50g,g=10N/kg,则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N,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大(变大/变小/不变),其原因是弹簧秤拉力的力臂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实验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1)如图甲所示,从左到右分别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
(2)实验装置正确安装并调节后,小天同学某次实验情景如图甲所示.此时他在光屏上看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像的性质是倒立放大 的(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生活中的幻灯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如果此时撤去光屏,人眼在原来光屏的位置能(选填“能”或“不能”)直接看到蜡烛的实像.
【分析与论证】(1)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小天将蜡烛向左移动了5cm,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小天应将光屏向左(选填“左”或“右”)移动.
(2)在整理器材时,小天偶然在凸透镜上看到了身后景物正立、缩小的像,它的成像原因是光的反射(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
【实验拓展】(1)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右移一小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眼镜(选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
(2)实验时,燃烧的蜡烛在不断缩短,使光屏上的像不断向上移动,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情况下,请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把光屏上移.
(3)小天将两支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置于图乙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C、D两处会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用一厚纸板挡住A处的烛焰,在光屏上C(选填“C”或“D”)处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小林为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他利用支架将自制杠杆AB以O为支点支起来,如图所示.当小林依次在杠杆上的A、A1、A2、A3等各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时,发现越来越不容易提起杠杆B端悬挂的水桶.根据这一实验现象小林提出了以下四个问题.你认为其中哪一个问题是最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水桶重和位置不变,杠杆平衡时怎样使用杠杆才能省力?
B.水桶重和位置不变,杠杆平衡时具有怎样的规律?
C.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杠杆平衡时动力和动力臂之问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D.杠杆平衡时.动力和动力臂、阻力和阻力臂之问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发生改变.该装置可以探究液体压强是否跟深度、液体密度有关.
(1)实验时用橡皮膜的形状变化反应压强的不同,这种方法是转换法.具体地说就是在研究一些比较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现象对应的规律时,将其转化为熟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宏观现象来认识它们.下列实验中没有用到转换法的是:B
A、在清水中滴入红墨水研究分子的运动
B、利用磁感应线去研究磁场问题
C、利用马得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D、利用液柱上升的高度研究产生电热的多少
(2)当两边盛有不同深度的同种液体时,橡皮膜将向液面低的一边凸出:当将橡皮膜取走,整个装置就成了一个连通器,最终两边的液面会相平.
(3)当两边盛有相同深度的不同液体时,橡皮膜将向密度小(填“大”或“小”)的一边凸出.
(4)调整左右两边不同液体液面的高度使橡皮膜恰好平整,不向任何一边凸出,此时左侧液面距橡皮膜的深度是h1,右侧液面距橡皮膜的深度是h2,左右两侧液体的密度之比为h2:h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7.450mL的水凝固成冰,求冰的质量和体积.(冰的密度是0.9×103kg/m3,水的密度是1.0×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2008年我国南方遭遇罕见的雨雪.镇江的降雪创下了24年来降雪的最高纪录.如图是当时新闻报导中的一些画面:雪落无声,但悄悄留下了城市的文明印痕.此雪情、雪境、雪景,更值得回味.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对图所示画面的场景予以解释.

A图路上的积雪出现了深浅不同的车辙说明不同的车对积雪压强不同;(填:相同或不同)
B图在路面上铺防滑草垫是为了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填:增大或减小)
C图清除屋顶积雪是为了减小(填:增大或减小)积雪对屋顶的压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小明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时,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液体压强的大小跟液体的深度有关;
猜想二:液体压强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容器中间有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发生改变),其他器材还有:两只烧杯(分别装有足量的水、酒精),一只滴管.请你帮小明完成下列任务;
(1)写出探究“猜想一”的实验方案;
(2)设计出探究“猜想二”的记录表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