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灯L的电阻RL=12Ω,正常发光时的电压为12V,R2=24Ω,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2A,这时灯L正常发光,求:
(1)电源电压U.
(2)电阻R1的阻值.
(3)当开关都断开时,灯L两端的电压.

分析 (1)作出开关S1、S2都闭合时的等效电路图,灯泡正常发光,根据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求出电源电压;
(2)由并联电路特点求出通过R1的电流,然后由欧姆定律求出R1的阻值;
(3)作出开关S1、S2都断开时的等效电路图,由欧姆定律求出灯两端的电压.

解答 解:(1)开关S1、S2都闭合时的等效电路图如图1所示,
此时灯泡正常发光,电源电压U=UL=12V;
(2)通过灯泡的电流:IL=$\frac{U}{{R}_{L}}$=$\frac{12V}{12Ω}$=1A,
通过R1的电流:I1=I-IL=1.2A-1A=0.2A,
R1的阻值:R1=$\frac{U}{{I}_{1}}$=$\frac{12V}{0.2A}$=60Ω;
(3)开关S1、S2都断开时的等效电路图如图2所示,
根据电路图2,由欧姆定律得:电路电流I=$\frac{U}{{R}_{L}+{R}_{2}}$=$\frac{12V}{12Ω+12Ω}$=0.5A,
灯两端的电压UL′=IRL=0.5A×12Ω=6V;
答:(1)电源电压为12V;
(2)R1的阻值为60欧姆;
(3)当开关都断开时,灯泡两端的电压为6V.

点评 本题是一道电路计算题,是一道基础题,分析清楚电路结构,作出等效电路图是正确解题的前提与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凸透镜成像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的原因是什么?(两个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记录结果为1.82m,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A.1dmB.1cmC.1mmD.1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面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外界对它做功
B.冰在熔化时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
C.从游泳池里上来感觉冷是由于水蒸发放热
D.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液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下面是某同学使用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的实验步骤:
A.选用合适的温度计;
B.用手摸热水,估计热水的温度;
C.将温度计插入热水中,并与水充分接触;
D.立即读取温度计的示数.
(1)上述步骤D是错误的,应改为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2)将上述步骤按正确的顺序排列BACD.(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闭合时,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从6V变化到2V,同时观察到电流表的示数从0.5A变化到1A,则定值电阻R0的电阻为(  )
A.B.C.D.16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物质质量/g初始温度/℃加热时间/min最后温度/℃
6020645
食用油6020668
(1)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升高的温度(或温度升高的多少等)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大于(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实验表明水吸热的能力更强(选填“水”或“食用油”).
(3)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用比热容这个物理量来描述.
(4)该实验所用主要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小敏同学手边没有天平和量筒,只有一把弹簧测力计,细线和一密度为ρ的小铁块,一个烧杯.但她想测量一种未知液体的密度.通过思考后结合相关的力学知识她采取了如下的方法顺利的测出了这种未知液体的密度.步骤如下:
(1)将铁块用细线悬挂在测力计的挂钩上,读的测力计的示数为F1
(2)把铁块浸没在盛有待测液体的烧杯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2
请你结合相关的力学知识帮小敏同学推导出这种未知液体的密度表达式.要求写出必要的公式和文字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所示,灯重60N,灯挂在水平横杆的C端.O为杠杆的支点,水平杆OC长2m,杆重不计,BC长0.5m.
(1)绳子BD作用在横杆上的拉力是多少?(∠DBO=30°)
(2)若绳端D点向上移动,横杆仍水平,绳子BD作用在横杆上的拉力大小然后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