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5.按照我国登月计划,2017年“嫦娥五号”的返回舱载着月球土壤回归地球,地面科技人员对“嫦娥五号”的控制是靠电磁波(选填“电磁波”或“声波”)来传递数据信息的.

分析 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而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所以飞船在太空中是通过电磁波传播信息的.

解答 解:地面科技人员对“嫦娥五号”的控制是靠电磁波传播信息的.
故答案为:电磁波.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磁波的利用,相对比较简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15.如图所示,蜡烛从距凸透镜外的A点出发,沿主光轴经B、C到达D点,当它移动到B 点时,所成的像正好与烛焰等大,已知AB=BC=CD=10厘米,在如图中简略地画出蜡烛在A点时所成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小华在学习光学时,完成了以下的实验.
(1)如图甲,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处,它成像在距小孔b的半透明纸上,且a大于b.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C.
  A.倒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
(2)如图乙,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在平面镜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块光屏,光屏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点,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漫反射.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不能(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13.“节约用水,人人有责”如图甲是用水后及时关闭水龙头时的情景,水龙头手柄看作是一个杠杆,请你在图乙所示的示意图中画出阻力臂L2,并画出施加在A点的最小动力F1及其力臂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小李和小红同学研究“使用动滑轮缓慢提起重物时所需竖直向上的拉力F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用如图所示装置,将不同物体缓慢提起,分别测出物体所受重力G和所需拉力F的大小,数据记录在表一中.然后,他们更换滑轮,重复实验,将相关数据记录在表二、表三中.
表一:G滑轮=1.0牛
实验
序号
G
(牛)
F
(牛)
12.01.5
22.51.8
33.02.0
44.02.5
表二:G滑轮=2.0牛
实验
序号
G
(牛)
F
(牛)
52.52.3
63.02.5
73.52.8
84.03.0
表三:G滑轮=3.0牛
实验
序号
G(牛)F(牛)
94.03.5
105.04.0
116.04.5
127.05.0
①分析比较表一、表二或表三中F与G的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使用同一动滑轮提起物体,物体的重力越大,拉力越大.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5或3、6或4、8、9中的F与动滑轮重力的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使用动滑轮缓慢提起重物,物体的重力G相同,滑轮的重力G滑轮越大,所需竖直向上的拉力F越大.
③小李同学分析比较各组数据中拉力与提升物体重力的大小关系及相关条件,得出结论:使用动滑轮沿竖直方向缓慢提起重物,可以省力.
④小红同学认为小李同学的实验结论,不具有普遍规律,原因在于:只研究了G大于G滑轮的情况,没研究G小于等于G滑轮的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利用图A所示的滑轮组做“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时,数据记录如表:
滑轮
使用
钩码重G/N钩码
升高h/m
弹簧测力计示数F/N绳自由端
移动距离s/m
机械
效率η
一定一动10.10.40.3
(1)在表格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补充完整;
(2)若改用两动滑轮和两定滑轮来提升原来的重物,如图B所示,则弹簧测力计示数将变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本实验中若增加钩码的个数,如图C所示,相对于B装置.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为研究小物块在足够长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小物块每次均从斜面上A点由静止释放,沿斜面向下运动,利用秒表和刻度尺测出其运动时间和通过的路程,记录的数据如表.
从A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012345
从A点开始的路程s/cm04.0016.0036.0064.00100.00
相应的平均速度v/(cm•s-1481216
(1)物块5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20cm/s.
(2)物块做变速(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3)实验前,小萌对物块的运动情况作了以下可能猜想:
①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
②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平方成正比;
③物块的平均速度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
④物块的平均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上述猜想中正确的是②③(填序号).
(4)分析表中数据推理出路程与所用时间的表达式s=4t2,并求出物块自A点开始计时的6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144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蜡烛、凸透镜(焦距为10cm)、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要使烛焰的像能呈在光屏的中央,需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当它们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能得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填“倒立”或“正立”)、缩小(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
(2)当烛焰逐渐靠近凸透镜时,烛焰所成的实像将变大,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变大.(均选填“变大”或“变小”)
(3)将蜡烛稍远离凸透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采用下列方法:①若只移动光屏,则应将光屏靠近(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②若光屏、蜡烛和凸透镜都不动,可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上一个焦距合适的凹透镜(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所示,a、b是两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体积相等的甲、乙两实心物体,浸没在水中.松手稳定后(  )
A.甲下沉,甲受到的浮力大B.乙下沉,乙受到的浮力大
C.甲漂浮,甲受到的浮力大D.乙漂浮,乙受到的浮力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