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就是力臂(重力的方向跟杠杆垂直),同时能够消除杠杆自身重力对杠杆平衡的影响,因此在此实验中我们应首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实验时,如果杠杆不在水平位置平衡,可通过反向调节(向偏高的一端)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为了突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就是力臂,通常用弹簧测力计斜着拉动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
解答 解: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力臂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为了便于力臂的测量,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应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如图(甲)所示,杠杆的左端偏低,说明杠杆右端的重力偏小,欲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应向右调或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应向右调.
通过多次实验数据可知,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某同学进一步用图(乙)装置验证上述结论,若每个钩码重0.5牛,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右端弹簧测力计的作用点处应挂4N的钩码,由于弹簧测力计是斜着拉的,其拉力的力臂变小,要使杠杆仍然平衡,则测力计的读数将>4牛.
故答案为:便于力臂的测量;右;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对“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内容的了解,属于中等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海波的温度/℃ | 40 | 42 | 44 | 46 | 48 | 48 | 48 | 48 | 48 | 49.5 | 51 | 52.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序号 | 小球到固定点距离l(摆长)/米 | 小球质 量/克 | 摆动幅 度/米 | 小球往返摆动 20次的时间/秒 | 小球往返摆动 一次的时间/秒 |
1 | 0.7 | 20 | 0.05 | 33.2 | 1.7 |
2 | 1.0 | 20 | 0.08 | 39.7 | 2.0 |
3 | 1.0 | 30 | 0.05 | 39.8 | 2.0 |
4 | 1.0 | 30 | 0.08 | 39.7 | 2.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物体B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6N | |
B. | 水平向左拉物体B时,拉力F2的大小为10N | |
C. | 水平向左拉物体B时,拉力F2功率为1.2W | |
D. | 用力F1竖直向下拉物体A时,拉力F1的功率为0.4W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