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2.某物体重5N,若将它浸没到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的水重为6N,它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6N.在浸没水中位置放手后,该物体将上浮(上浮/悬浮/下沉),最终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5N.

分析 知道溢出水的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比较物体的重力和浮力判断放手后物体的运动状态,再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得出最终受到的浮力.

解答 解: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F=G=6N,
因F>G=5N,
所以,在浸没水中位置放手后,该物体将上浮,最终漂浮,
因物体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最终静止时受到的浮力F′=G=5N.
故答案为:6;上浮;5.

点评 本题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是一道较为简单的应用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
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
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D.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某同学进行测定金属颗粒密度的实验.调节天平时出现如图(a)所示的情况,此时应向右(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测量物体质量时,应把金属颗粒放在天平的左盘,经正确操作天平再次平衡时,盘中的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b)所示,若测得这些金属颗粒的体积为20厘米3,则金属颗粒的密度为2.93克/厘米3.为了使测定的结果更精确,应该进行的操作是C.
A.已得到结论,不需再测
B.仍用这些金属颗粒再测多次
C.增减金属颗粒数量再测多次
D.换用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再测多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端午节龙舟大赛,全体划桨手随鼓声号令,有节奏的向后划水,龙舟飞速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桨手停止划水,到达终点的龙舟,仍会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龙舟的惯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如图甲是测量大气压值的方案,所用一次性注射器的最大刻度为2mL.实验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2N,测得注射器全部刻度(有刻度部分)的长度为4cm.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的大气压强为1.04×105Pa,图乙是小明使用的一种测量大气压的手机app软件,它的单位是hPa,1hPa=100Pa,根据画面显示,此处的高度比海平面高.(选填“高”或“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物体在地球上重600N,它的质量为60kg.若物体在月球表面的重力是在地球表面的$\frac{1}{6}$,那么该物体在月球表面的重力为100N,此时它的质量为60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如图所示,是研究“在相同时间内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和.若电阻丝R=5Ω,R=10Ω,通过电路中的电流为0.5A,则甲电阻丝在2min内产生的热量是150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405年7月11日,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乘坐当时世界最大的“宝船”,从南京龙江港起航,经江苏太仓刘家河编队集结出海,开始了长达28年的“七下西洋”,下列有关船队所受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水的密度大,所以船在海洋里受到的浮力大
B.船始终浮在水面上,所以它受到的浮力不变
C.船排开海水的体积小,所以它在海洋里受到的浮力小
D.船排开海水的体积小,所以它在海洋里受到的浮力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有刻度的均匀直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细线和规格均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 杆左端向上翘.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左(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水平并静止.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如图甲所示)为了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他可以在B点处挂6个钩码或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处拉杠杆,若采用弹簧测力计拉的方法,要使弹簧测力计拉力最小,则应该沿竖直向下的方向拉,其目的是便于直接读出力臂.
(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杠杆自身重力的力臂不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