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5.按要求作图:

(1)如图甲MN为空气与水的分界面,AO为入射光线,在图中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根据图乙中的入射光线作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3)分别画出图丙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分析 (1)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里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先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然后根据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
根据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确定折射光线的方向.
(3)在作凸透镜、凹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

解答 解:(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所以折射角小于入射角.首先画出法线,然后根据折射规律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2)过入射点O作垂直于界面的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根据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3)①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如图所示:

点评 (1)此题考查了对折射光线的画法,关键是记熟光的折射定律,搞清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2)本题主要考查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应用情况,注意真实光线为实线,法线为虚线;是一道基础题.
(3)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①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①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让蜡烛B与A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完全重合如右图,在此实验中:(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环境中进行;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能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如有两块玻璃板可选择,你应选薄(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
(2)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
(3)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4)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烛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填“实”或“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一辆大型运输车,长40m,匀速通过260m的山洞,所用时间为30s,它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桥所用时间为24s,则桥的长度是200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地区出现较长时间干旱,气象部门实施人工降雨,用飞机在高空喷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后迅速升华成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下降遇到暖气流后吸收热量而熔化为雨滴落地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在城市修建人工湖,不但可以美化生活环境,而且能有效调节周围环境的气温.这是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在同样受热或受冷时,温度变化较小的缘故.分析如表提供的信息可以知道:选择水银作为测温物质制造的温度计,灵敏度最高.
物质名称水银酒精
凝固点(℃)0-38.8-117
比热容(×103J/(kg•℃))4.20.14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刚地球正好运行到太阳和月亮之间时,地上的人们可能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日全食B.月偏食C.日偏食D.日环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红灯停,绿灯行”这是我们从小就知道的交通法规.服从红、绿灯指挥,遵守交通规则,城市交通才能顺畅,人们的出行安全才有保障.根据你对斑马线旁边红、绿信号灯的了解进行判断,图中符合实际的电路图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对一些常见的物体的估测最恰当的是(  )
A.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是32℃B.物理课本长度约26cm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D.人的脉搏跳动1次约为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根据下面的实物连接图,在答题卷的方框中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