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9.1911年,物理学家卢瑟福用巧妙的实验方法收集到原子内部的信息,建立了类似行星绕日的核式结构模型;20世纪20年代,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的光谱向低频方向偏移,称之为谱线“红移”,这一现象说明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填“接近”或“远离”)

分析 (1)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2)哈勃发现了谱线的红移现象,说明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

解答 解:(1)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他认为:原子的全部正电荷与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上,带负电的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类似于行星绕日的运动.
(2)哈勃最先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这种现象称之为谱线红移现象;说明了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从而证实了大爆炸理论.
故答案为:卢瑟福;远离.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的知识,及谱线红移的意义,要求能熟记谱线红移的意义,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式,并能了解原子结构发现的物理学史.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19.画出下列力的示意图.

(1)如图1,上升的小球受到的重力;
(2)如图2,向左运动的小车受到的摩擦力;
(3)如图3,静止与斜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支持力;
(4)如图4,悬挂的物体受到的浮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20.如图所示,滑轮组在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将重为120N的物体匀速提起,在10s内物体上移的距离为2m.求:
(1)物体上升的速度;
(2)有用功;
(3)如果拉力F为50N,滑轮组提升该重物时的机械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让同一辆小车在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分别静止滑下,进入三种“路面”如图甲所示,记下小车停下的位置,测出小车在水平“路面”上运动的路程,并计入如表
 实验序号“路面”材料 小车运动的路程(cm)
 1棉布 40
 2 木板 70
 3 玻璃 110

(1)让同一辆小车,在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进入三种“水平路面”,目的是让小车到达水平面时以相同的初速度进入“水平路面”
(2)实验中,改变“水平路面”,材料的目的是改变阻力的大小小车在木板上受到的阻力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棉布上受到的阻力
(3)通过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路程越长,由此可以推测,如果小车在绝对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即不受阻力作用,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4)设想小车从水平面上冲到绝对光滑的“斜面”上运动到如图乙位置,此时所受外力都消失,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②(填写序号)
①小车不会永远运动下去
②沿着原来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若斜面足够长,开始减速运动,最后静止在斜面某处
④若斜面足够长,开始减速运动,然后反向从斜面运动到水平面上
⑤若斜面长度有限,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到达斜面顶端后直线掉落到水平面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高山上气压比较高,饭煮熟要用高压锅
B.力的产生离不开物体
C.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D.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14.切纸刀切纸时相当于一个杠杆,请参照图(a)所示情景,在图(b)中标出杠杆的支点O,并作出动力F1和阻力F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同学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阻R1的阻值(约9Ω左右),电源选用两节干电池.

(1)按图甲电路,将图乙中电流表正确连入电路.
(2)该同学检查电路连接正确,合上开关,可是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电压表示数总为3V不变,你认为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R1断路;R2短路.
(3)清除故障后,小明将滑片P向左滑动时,电压表示数将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当P滑到某一位置时,两表读数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R=10Ω.你认为这个结果可靠吗?这个结果不可靠,理由是实验次数太少没有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学习了电学知识后,小明、小亮和小艳所在的兴趣小组发现:电学量的变化往往能够用来反映力学、热学、光学等物理量的变化.在老师的点拨下,他们在探究过程中不断完善和优化方案,共同设计了一种利用电学量的变化来反映力学距离变化的装置.

(1)图甲所示是他们最初设计的装置原理图.图中R0是定值电阻,ab是总电阻为9Ω、长60cm、粗细均匀、电阻随长度均匀变化,且沿竖直方向固定放置的金属杆,M是上下均有挂环、可沿竖直导轨上下移动的小物块,M上连有一根左端有滑片P、电阻不计的水平金属细杆,细杆与导线以及P与ab均接触良好.P在ab的中点时,对应于M既不上移也不下移的位置.除金属杆ab、小物块M、金属细杆和导轨外,他们还准备了以下器材:
A.电源(提供4V的稳定电压)   B.电流表A(量程0~0.6A)
C.电压表V1(量程0~3V)      D.电压表V2(量程0~15V)
E.定值电阻R0(1Ω、3Ω、5Ω和6Ω的电阻各一个)
F.开关S一个,导线(足够长)若干
①认真研究该原理图后,小艳认为图中只需一个电表即可,于是她将电流表去掉,则电流表所在处应该用一根导线替代(填“让其断路”或“用一根导线替代”).
②小明和小亮认为:该装置应该尽量大的反映M移动的距离范围,同时还希望电压表上的每根刻度线都能够表示出M移动的距离值.要达到此目的,电压表应该选C(填器材序号字母);定值电阻R0应该选阻值为3Ω的电阻.
③在选择好合适的电压表和电阻后,当滑片P在ab的中点,M既不上移也不下移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5V.
(2)老师在充分肯定他们的设计方案后,提出一个建议:能否在上述改进并初步完善的方案基础上再想想办法,使测量的距离范围更大?
他们经过热烈讨论后,决定增加一组滑轮组试试.乙中的A、B、C是小明、小亮和小艳分别画出的滑轮组与M连接的示意图.他们希望通过电表的示数间接反映绳上N点的移动距离,且要求N点移动距离范围超过M.
①小明的连接方式能够达到目的吗?不能(选填“能”或“不能”).
②小亮的连接方式,测量的N点移动距离范围最大.以此连接方式,若电压表的指针指在量程的1/3的刻度线处,则表示的N点向上(填“向上”或“向下”)移动了50cm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有一捆横截面积为2.5mm2 铜丝,测得质量为8.9kg,已知铜的密度为8.9×103kg/m3,则铜丝的体积为0.001m3,铜丝的长度为400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