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甲所示,水平放置的平底柱形容器A的底面积为200cm2,不吸水的均匀正体木块B重为6N,边长为10cm,静止在容器底部。细线的重力、体积、形变均忽略不计,它的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另端固定在木块底面中央,细线的长度为10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木块B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300Pa
B.向容器A中缓慢加水,当细线受到的拉力为1N时,停止加水,此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1700Pa
C.将乙图中与木块B相连的细线剪断,当木块B静止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1650Pa
D.将图乙中与木块B相连的细线剪断,在木块B上再叠加一个重力为1N的C物体能使B刚好浸没
【答案】BC
【解析】
A.正方体木块B的底面积
木块静止在容器底部,则木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甲图中,木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故A错误;
B.乙图中,木块受竖直向上的浮力、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下的拉力,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得,木块所受的浮力
由可得此时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
由可得,此时木块浸入水中的深度
此时水的深度
木块下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故B正确;
C.将图乙中与B相连的细线剪断,当木块静止时,木块恰好处于漂浮状态
由可得,此时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
则细线剪断后,木块排开水的体积变化量
水面降低的高度
此时水的深度
此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故C正确;
D.将图乙中与B相连的细线剪断,在B物体上再叠加一个C物体使B物体刚好浸没,此时B物体受到的浮力
因为物体BC共同处于漂浮状态,两者受到的浮力,则物体C的重力
故D错误。
故选BC。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质量为48 kg的小华同学骑着一辆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运动500 m,所用时间为100 s。假设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其体重的1/12求:
(1)自行车行驶的速度;
(2)在这段过程中,该同学所做的功率;
(3)若自行车质量为12 kg,车胎与地面总的接触面积为40 cm2,则该同学骑车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g取10 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比较不同液体的吸热能力”实验中:
(1)除了图中所示器材,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有天平和_____;
(2)在甲装置中,分别给初温相同且_____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加热;
(3)在甲装置中,用相同酒精灯给两种液体加热相同时间,其目的是为了保证两种液体_____相同,这种研究方法叫____________;
(4)在甲装置中,两种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给_____加热时间更长;
(5)图乙装置中两个相同烧杯装有相同质量的水,灯中煤油和酒精的质量相等,进行“比较煤油和酒精的热值大小关系”实验,实验数据如表:
加热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甲杯水温/℃ | 25 | 27 | 29 | 32 | 34 | 36 | 38 |
乙杯水温/℃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分析数据可知:热值较大的是_____;
(6)通过实验数据直接计算出燃料的热值将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小阳用了下面实验装置.
(1)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为82℃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其数据记录如表所示.在记录第四次数据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请将读数填在表内空格中____.
(2)请根据表格中数据,在图乙中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____.由图象可判断出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
(3)她还发现邻组测得的沸点比自己的测量结果低1℃,认为邻组在实验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造成的,她的想法正确吗?________(“正确”或“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现在有些学校还是用干木柴烧开水供给学生饮用.在一标准大气压下,若每次将100kg、20℃的水烧开,需要8kg的干木柴.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干木柴的热值为1.2×107J/kg ),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干木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此灶锅的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用图甲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时间/min | 0 | 0.5 | 1 | 1.5 | 2 | 2.5 | 3 | 3.5 |
温度/℃ | 90 | 92.4 | 94.4 | 95.6 | 96.8 | 98 | 98 | 98 |
(1)规范组装器材,如图甲所示,应____(填写序号:选填“①从上至下”或“②从下至上”)固定各个仪器。
(2)分折实验数据可知水在沸腾时温度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低于100℃.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4)图______ (填“乙”或“丙”)能反映水沸腾前产生气泡的情形.
(5)小明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这段时间过长。如果要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则可行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过观察海绵被压下的深浅来显示压力作用效果,这种实验方法叫转化法
B.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关系时,控制受力面积不变, 这是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C.通过乙、丙实验可以得出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D.利用甲、乙的实验结论,可以解释蚊子尖尖的口器可以插入皮肤吸吮血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是“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过程示意图。
(1)实验步骤B、C和D可以探究浮力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_______两步骤可以测出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_____N。步骤
可测出圆柱体排开的水所受重力
,比较
与
,可以得到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的水所受重力的关系。
(2)图乙是圆柱体缓慢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随圆柱体下表面浸入深度
变化的关系图像。分析图像,可得:当圆柱体没有浸没之前,
增大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圆柱体的高度为____cm。圆柱体的密度是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丽发现每天妈妈上班前都要检查家中两个卧室的两个窗户是否关好。为减少妈妈的辛苦,小丽设计出一个能显示窗户关闭情况的简单电路。电路总开关闭合时,只要有窗户没关好(相当于一个开关断开),该窗户对应的指示灯就会发光。妈妈离开家时可将电路的总开关断开以节省电能。下列四个电路图中符合小丽设计意图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