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甲所示为测量血压的压力传感器在工作时的示意图,薄金属片 P 固定有4个电阻 R1、R2、R3、R4 ,如图乙,左边是它的侧面图,这4个电阻连接成电路如图丙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开始时,金属片中央 O 点未加任何压力,欲使电压表无示数,则4个电阻应满足怎样的关系?并证明之。
(2)当 O 点加一个压力 F 后发生形变,这时4个电阻也随之发生形变,形变后各电阻大小如何变化?
(3)电阻变化后,电路 A、B 两点中哪点电势较高?它为什么能测血压?
【答案】(1)电压表无示数,说明A、B两点等势,达到电桥平衡.所以R1R4=R2R3.
(2)O点加压后,金属片发生形变,由于四个电阻是固定在金属片上的,所以R1、R4被拉长,R2、R3被拉宽,故R1、R4电阻增大,R2、R4减小,电桥平衡破坏.
(3)R1、R4电阻增大,导致A、B两端电压增大,所以A点电势将高于B点.血压越高F越大,金属片形变越大,电阻变化越大,电压表的示数越大,从而测量出人体血压
【解析】试题分析:(1)电压表无示数,说明A、B两点等势,达到电桥平衡.所以R1 R4 =R2 R3 ;(2)O点加压后,金属片发生形变,由于四个电阻是固定在金属片上的,所以R1 、R4 被拉长,R2 、R3 被拉宽,故R1 、R4 电阻增大,R2 、R4 减小,电桥平衡破坏;(3)R1 、R4 电阻增大,导致A、B两端电压增大,所以A点电势将高于B点.血压越高F越大,金属片形变越大,电阻变化越大,电压表的示数越大,从而测量出人体血压。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照相机应用了这一成像规律
B. 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光屏上的像会向下移
C. 蜡烛不动,将透镜移至35 cm处,移动光屏可能得到倒立的清晰像
D. 更换一个焦距小的凸透镜,只移动透镜仍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现代家庭电器化程度越来越高,用电安全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下表提供了一组人体电阻数据.如图所示,用电器R接在电压为220V的电源上时,消耗电功率是1100W,电路中还有额定电流为10A的熔丝.则:
(1)只有用电器R接入电路时,通过熔丝的电流为____A.
(2)一个潮湿的人,赤脚站在地上,由于不小心,手接触火线,发生触电事故,则通过人体的电流是____A(上表电阻数据适用此人).
(3)熔丝不会“救”人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从a向b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则R1的阻值为 Ω。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中点时,两电表的示数对应于乙图中的 点(选填“A”、“B”、“C”、“D”或“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将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会看到乒乓球_________。该实验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请你再设计一个显示声源振动的实验: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固体甲和固体乙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小琴利用如下图所示的器材进行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琴将装有固体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目的是为了使试管内的物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固体________(填“甲”或“乙”)是晶体,在第6min该物质处于_________态(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3)若在第9min时停止加热,固体甲的温度会________________
A. 立即上升 B. 先不变后下降 C. 立即下降 D. 先下降后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测量记录结果错误的是( )
A. 木块长度:1.4cm B. 液体体积:44mL C. 被测物体质量:28.4g D. 温度计示数:53.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某校初三(1)班物理实验小组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实验开始若发现杠杆在使用前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调节;也可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调节.此后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是否还要再旋动两侧的平衡螺母?_____.
(2)一实验小组得到的三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通过此探究实验应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3)小明通过观察以上实验装置,并分析数据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乘以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乘以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小华认为小明的结论不正确,小华为了验证自己的观点,只将图中的F1改用弹簧测力计来拉,实验中改变拉力的_____,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比较拉力的_____,即可证明小华的观点是否正确.
(4)小刚用身边一些器材做实验:①他将塑料直尺放圆柱形水杯上,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则支点O与直尺的_____一定在 同一竖直线上.
②如果将两边的硬币以相同速度同时匀速向支点移动的过程中,则杠杆_____(填“仍平衡”、“向左倾斜”、“向右倾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R0是定值电阻,R1是滑动变阻器.图乙中A为通过电阻R0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关系的图线,B为通过小灯泡L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关系的图线.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调节滑动变阻器到某一位置c(图中未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4V,电流表的示数为0.4A.再将开关S2闭合,将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左端的a点,则此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_____W.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