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9.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SA<SB)的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两种液体,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若在两容器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原有液体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的关系是(  )
A.PA>PBB.PA<PBC.PA=PBD.无法判断

分析 柱形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其自身的重力,根据p=$\frac{F}{S}$,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即$\frac{{G}_{A}}{{S}_{A}}=\frac{{G}_{B}}{{S}_{B}}$;
在两容器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原有液体后,两容器中液体的总重分别为GA+G′A,GB+G′B
根据p=$\frac{F}{S}$,pA=$\frac{{G}_{A}{+G′}_{A}}{{S}_{A}}$=$\frac{{G}_{A}}{{S}_{A}}$+$\frac{{G′}_{A}}{{S}_{A}}$,pB=$\frac{{G}_{B}{+G′}_{B}}{{S}_{B}}$=$\frac{{G}_{B}}{{S}_{B}}$+$\frac{{G′}_{B}}{{S}_{B}}$,比较即pA与pB的大小.

解答 解:柱形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其自身的重力,F=G,
根据p=$\frac{F}{S}$,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故有$\frac{{G}_{A}}{{S}_{A}}=\frac{{G}_{B}}{{S}_{B}}$…①
若在两容器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原有液体后,根据G=mg,加入液体的重力G′A=G′B
此时A中液体对容底部的压强pA=$\frac{{F}_{A}}{{S}_{A}}$=$\frac{{G}_{A}{+G′}_{A}}{{S}_{A}}$=$\frac{{G}_{A}}{{S}_{A}}$+$\frac{{G′}_{A}}{{S}_{A}}$,
此时B中液体对容底部的压强pB=$\frac{{F}_{B}}{{S}_{B}}$=$\frac{{G}_{B}{+G′}_{B}}{{S}_{B}}$=$\frac{{G}_{B}}{{S}_{B}}$+$\frac{{G′}_{B}}{{S}_{B}}$,
因SA<SB,加入液体的重力G′A=G′B,所以有:$\frac{{G′}_{A}}{{S}_{A}}$>$\frac{{G′}_{B}}{{S}_{B}}$…②
①+②得:$\frac{{G}_{A}}{{S}_{A}}$+$\frac{{G′}_{A}}{{S}_{A}}$>$\frac{{G}_{B}}{{S}_{B}}$+$\frac{{G′}_{B}}{{S}_{B}}$,
即pA>pB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液体压强大小的比较.p=$\frac{F}{S}$,是计算压强的普适公式,既可用于计算固体的压强,也可用于液体压强的压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小明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玻璃板应竖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在玻璃板前放一个棋子A,确定棋子A像位置的操作是:将另一棋子B放到镜后,使它与与A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完全重合;移去B,将一张白卡纸竖直放在B所在位置,白卡纸上没有(有/没有)A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所示,固定斜面倾角为θ整个斜面分为AB、BC段,且2AB=BC,小物块P(可视为质点)与AB、BC两段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μ2.已知P由静止开始从A点释放,恰好能滑动到C点而停下,那么θ、μ1、μ2间应满足的关系是(  )
A.tanθ=2μ12B.tanθ=2μ21C.tanθ=$\frac{2{μ}_{1}+{μ}_{2}}{3}$D.tanθ=$\frac{{μ}_{1}+2{μ}_{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完成下列两小题
(1)如图所示,根据分子动理论的知识进行解释.

①说明分子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②说明分子间分子间存在引力;
③说明分子间分子间存在空隙.
(2)实验探究和推理都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比如科学猜想,往往是以一定的事实和已有知识为依据,通过推理而提出来的.
①用放大镜观察素描炭笔的笔迹,观察到微小的颗粒;麦粒碾成面粉,面粉揉成面团…大量类似事实,为我们想象物质的结构模型提供了依据,终于认识到: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向冷、热不同的清水中各滴一滴墨水,观察到墨水扩散的快慢不一样…大量类似现象使我们推想到: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②物理学把“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请你根据这个意思,结合所学知识,就“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提出合理猜想,给出推理性结论,说明推理依据(参照示例).
示例:A.物体内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推理性结论: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推理依据: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分子动能越大.
B.猜想:物体内能的大小还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推理性结论:质量越大物体内能越大.
推理依据:物体质量越大,分子数目越多,所有分子动能、势能的总和就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人们都说:“被100℃的水蒸气烫伤,要比被100℃的热水烫伤严重得多”.小明认为这是因为100℃的水蒸气和100℃的热水温度虽然一样,但100℃的水蒸气变成100℃的热水时,还需放出热量.对此,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证明自己的现点.
实验过程:①将一定质量温度为t1的冷水装入一个双层玻璃真空保温杯中,液面如图甲所示位置,标记为A;②向杯中插入导管,将100℃的水蒸气通入保温杯的冷水中(水蒸气全部被吸收),发现杯中水面明显上升;③一段时间后,停止通入水蒸气,移出导管后,杯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标记为B,再测出此时杯中水的温度为t2,比较发现t2高于tl
(1)杯中水面上升是通入的水蒸气发生液化(填物态变化名称)的结果;
(2)t2高于tl的原因是100℃的水蒸气液化放热给了冷水.
(3)小华认为小明的实验还不足以证明他的观点,并且写出了自己改进办法,小明看过后叹服不已,小华的改进步骤如下,请补充完整:①再取一个相同的保温杯,在保温杯中倒入与第一个保温杯中水量相同,温度为tl的冷水;②然后向杯中倒入100℃的开水直至水面位置到达B位置(等高)处;③摇匀后测出此时保温杯中的水温t3,若t3低于t2(选填:“tl”或“t2”),则可以得出“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更严重”是因为100℃的水蒸气变成100℃的热水时,还需放出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如图a,一束激光AO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折射后从另一侧面射出,其出射点可能是图中的N点.图b是小磊同学看远处物体时的光路图,由图可知他是近视(填“近视”或“远视”)眼,如需矫正视力,他应选用的镜片是凹透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小红尝试分别测两灯泡串联时的电功率.

(1)实验原理:P=UI(填表达式)
(2)请根据图1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图2实物图.
(3)如图3所示电流表示数是0.32A,电压表示数是1V.
(4)已知电源电压恒为3V,小红认为,不需要电压表测量,也可知道灯L1两端电压,小明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串联电路电压的关系: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请填写下列表格.
电路结构串联
位置电源灯L1灯L2
电压U(V)321
(5)根据以上测量数据,可计算出灯L1的电功率P1=0.64W,灯L2的电功率P2=0.32W,如果实验过程通电1分钟,请计算:
①灯L1消耗的电能是38.4J;
②整个电路消耗的电能是57.6J;
③灯L2的电阻是3.125Ω;
(6)若实验过程中出现故障,两灯突然不亮,电流表没有示数.电压表示数接近电表电压3V,故障可能是L2断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如图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50℃B.在AB段物质处于液态
C.在BC段物质不放热,温度保持不变D.在CD段物质处于液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kg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4.2×103J;质量为5kg的、温度为20℃的水,在升高了60℃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是1.26×106 J.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