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3.“4.20”雅安地震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抗震减灾刻不容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震发生时伴有次声波
B.废墟中自救时,用砖敲打墙壁,利用固体传声效果好
C.闻到防疫消毒剂气味是扩散现象
D.救援时用紫光外线生命探测仪探测生命迹象

分析 地震时伴有次声波的产生;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与气体中传播;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可以应用红外线生命探测仪探测生命迹象,帮助搜寻幸存者.

解答 解:
A、地震发生时伴有次声波的产生,故A正确;
B、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废墟中自救时,用砖敲打墙壁,利用固体传声效果好,故B正确;
C、消毒剂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空气中充满消毒剂分子,因此能闻到消毒剂气味,这是扩散现象,故C正确;
D、救援时用红外线生命探测仪探测生命迹象,故D错误;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

点评 本题是一道综合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扩散现象、红外线的应用,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超声波能将水雾化给房间的空气加湿,这说明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利用声呐进行深海捕鱼,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入射光线跟平面镜之间的夹角为40°,则反射角为50°;若使入射角增大为55°,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110°;若入射光线跟平面镜之间的夹角从30°增大到90°,则反射角从60°变化到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农民需用密度为1.2×103kg/m3的盐水来选种,现有500ml质量为0.75kg的盐水,这种盐水符合要求吗?若不符合,应加水还是加盐?加多少g?(ρ=1.0×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小明与小芳那个同学为了研究泡沫塑料盒棉絮的保温性能好坏,两人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1)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实验前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影响水温变化的其它因素,即保持烧瓶相同、水的初温相同、环境因素相同和水的质量相同.
(2)按照计划操作,小明与小芳同学把实验测得的时间和温度数据填写在表中:
时间t/min010203040150180
泡沫塑料组水温T1/℃80645550412120
棉絮组水温T2/℃80564332282020
分析上表数据可知:他们实验时的室内温度是20℃.经过40分钟后,泡沫塑料包的烧瓶水温降低了39℃;而棉絮包的烧瓶水温降低了52℃,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这两种材料中,保温效果比较好的是泡沫塑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的轿车,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A.轿车所受的牵引力与它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轿车所受的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地面对它的支持力与轿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地面对它的支持力与轿车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是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实验中你通过观察木块被碰撞后移动的距离知道动能的大小;
(2)实验中采用控制变量法,使得铜球与铁球滚到水平面的速度相同;
(3)实验甲和丙探究的问题是动能与速度的关系;
(4)本实验中还用到了探究实验中常用的转换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小明进行“视力的矫正”探究活动,他实验观察到如下现象:
①将眼睛甲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只将光屏远离透镜移动时,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②将另一眼镜乙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也变得模糊了:只将光屏靠近透镜移动时,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1)眼球中的视网膜相当于试验中的光屏;试验中的凸透镜相当于眼球中的晶状体.
(2)分析实验现象可知:甲乙两个眼睛中,乙是凸透镜.甲是凹透镜.
(3)在实验现象①和②中,属于近视眼矫正原理的是①,属于远视眼矫正原理的是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闭合开关以后,电压表示数为1.2V,电流表示数为0.2A.
(1)求电阻R1的阻值及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
(2)若电压表的量程为0~3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为使两表不被烧坏,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最小为多少欧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