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4.在图中的空缺处分别填入电源和电流表的符号,要求:两个灯泡都能发光.

分析 要使灯泡发光则必须有电源;电流表在电路中相当于导线.

解答 解:如果电流表在左侧,闭合开关后,灯泡L2被短路,因此电源在左侧,右侧是电流表,此时两灯泡并联,如图所示:

点评 此类型题目要求对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及使用方法要非常明确,然后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正确连接电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4.一个重4×104N体积为2m3的物体不慎掉入江里,汽车通过如图滑轮组将它从水中匀速提起(不计绳重、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已知汽车10s走了20m,物体还没有露出水面,(g取10N/kg,ρ=1.0×103kg/m3)求:
(1)汽车的速度;
(2)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3)汽车拉力的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应用的物理属性描述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利用了弹簧的塑性
B.航空器材常采用高强度、低密度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
C.磁体能够吸引铁钉是因为磁体具有吸引各种金属的性质
D.保险丝是用铅锑合金制作的,因为铅锑合金的电阻较小、熔点较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夏天,小华发现爸爸将水和防冻液(主要成份是不易蒸发、密度为1.11g/cm3的乙二醇)混合后加入汽车水箱,他很不解:夏天为什么还要加防冻液?他思考后认为,加防冻液后,混合液的比热容和沸点都可能发生变化.
(1)小华对混合液比热容的变化情况作了进一步思考,觉得混合液的比热容应随含水量(水在混合液中所占的体积之比)的增大而增大.为此,他在图装置的两支相同试管中分别加入质量相同、含水量不同的混合液,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①实验通过比较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比较不同混合液的比热容的大小.
②小丽同学认为这套实验装置不能控制两支试管中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温度升高得快的哪支试管吸收的热量多于(“多于”、“少于”) 温度升高得慢的哪支试管.
这对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有(“有”、“没有”)影响,简述你的理由: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的试管放在同一个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这样可确保液体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
(2)混合液沸腾后冷却,小华测出其密度,发现混合液的密度比混合前利用水和防冻液的质量、体积算出的密度要大.对于混合液沸腾冷却后密度变大的原因,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防冻液与水混合时总体积变小;
猜想2:混合液沸腾过程中水大量汽化.
①若猜想1正确,则混合液总体积变小的原因是分子间有间隙.
②为验证猜想2是否正确,他设计了以下方案:将混合液加热至沸腾,分别测出沸腾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若猜想正确,实验时可观察到温度计的示数升高;混合液密度变大的原因是含水量降低,防冻液的含量增大,且防冻液的密度大于水,因而密度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汽车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代汽车多数采用汽油机作为发动机,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关于电磁波和现代通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纤通信传输的信息量很大,主要用于无线电广播
B.移动电话的声音信息是靠电磁波传递的
C.中央电视台与锦州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在同一区域传播速度相同
D.我国建立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一触即发的西方国家与叙利亚战争…其实,这一切都与能源有关!在下列有关能或能源的说法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等的储量有限,人类面临能源危机
B.水能、太阳能、化石能都是属于可再生能源
C.很多传统能源已走向枯竭,但我们可以开发新的能源
D.和平利用核能特别要注意防止核泄漏,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如图是国手王浩在乒乓球比赛时的情景.球拍表面贴橡胶是为了增大(增大/减小)球与球拍间的摩擦;弧圈球(旋转的球沿弧线运动)是利用流速越大,压强小的原理;击球瞬间乒乓球变扁,使乒乓球存储了弹性势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2012年8月26日,江苏洪泽湖出现了巨大的龙卷风,形成了如图所示的“龙吸水”景象.水被吸向空中说明水受到合力方向向上.其原因是:龙卷风是一种高速旋转的气流,龙卷风的气压小于外部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