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重庆市高速公路收费站于去年开始对过往的超载货车实施计重收费,某同学结合所学物理知识设计了如图7所示的计重秤原理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称重表相当于一个电压表 |
B.电路中的R1是没有作用的 |
C.当车辆越重时,称重表的示数越小 |
D.当车辆越重时,称重表的示数越大 |
【答案】D
【解析】
(1)分析电路图,根据称重表在电路的连接情况判断是电流表还是电压表;
(2)根据电路中滑片的变化情况对选项逐一分析后,选择正确答案。
A、由图知,称重表与电阻串联,所以称重表相当于一个电流表,故A错误;
B、当车辆很重时,滑片滑到最下端,如果没有电阻R1,会造成电源短路,烧坏电源和电流表,因此电路中的R1具有保护称重表的作用,故B错误。
CD、当车辆越重时,滑片向下滑动得越多,变阻器R接入的阻值越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越大,即称重表的示数越大,故D正确,C错误;
选择理由:当车辆越重时,变阻器R接入的阻值越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越大,所以称重表的示数越大。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家庭电路中都装有电能表.小珠家的电能表如图甲所示.电冰箱是间断式工作的(工作一段时间停止一段时间.再工作再停止,如此循环),小珠家的电冰箱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电功率为100W.正常工作的P﹣t图象如图乙所示,若关闭其它用电器,让电冰箱正常工作一天,消耗的电能是________J.电能表的转盘转动________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两个电阻A和B,它们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知:RA=________ Ω;若把它们并联在3V的电路中,干路电流是________ A。若把它们串联在总电压为3V的电路中,则通过电阻B的电流是________ 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测酸奶密度”的实验中。
(1)该实验原理为_____________。
(2)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调(选填“左”或“右”),直至天平平衡。
(3)小明的实验方案:用天平和量筒测密度。
①他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M0为37.4 g;接着把酸奶倒人烧杯中,测得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M1,如图所示M1=________g;然后把烧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筒中,如图所示,V奶=______cm3;则酸奶的密度ρ=_______________kg/m3。
②在交流讨论中,其他同学认为小明测得的酸奶密度值_____(“偏大”、“偏小”或“不变”),请你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珠在眼镜店配戴眼镜时,发现组成眼镜主要材料的部分技术参数如下表,最终他选择了树脂镜片和铜合金镜架组成的眼镜。
材料技术参数 | 树脂镜片 | 玻璃镜片 | 铜合金 | 钛合金 |
透光量 | 92% | 91% | …… | …… |
密度(kg/m3) | 1.3×103 | 2.5×103 | 8.0×103 | 4.5×103 |
性能 | 较耐磨损 | 耐磨损 | 较耐腐蚀 | 耐腐蚀 |
(1)若小珠所配戴的眼镜镜片每块体积为6cm3,求出该副眼镜的镜片质量;
(2)已知小珠所配戴的眼镜镜架质量为16g,若以钛合金代替铜合金,则这副大小相同的镜架质量是多少?两种镜架质量相差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两实验小组使用规格完全相同的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如图甲所示,利用实验数据分别绘制了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a和b,如图乙所示。
(1)从图乙发现,两组实验中将水从90℃加热至沸腾所用的时间不同,原因是水的_____不同。
(2)实验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水是否达到沸腾状态。______。
(3)由实验可知,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丽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点然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_____________。
(2)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_________的实像。
(3)将图中凸透镜换为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则需要将光屏适当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4)实验完成后,小丽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所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光屏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华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桌上有A、B、C三个凸透镜,其中凸透镜A的焦距为10 cm,凸透镜B的焦距为50 cm,凸透镜C的焦距未知。请你帮他完成下列内容:
(1)他利用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①为了顺利完成实验,应选用 ___________凸透镜(选填“A”或“B”);实验过程中,他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距凸透镜25 cm处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___、_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 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②小华接着将蜡烛向右移动10 cm,此时应将光屏向________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得到一清晰实像;该像的大小比蜡烛没有移动之前所成的像更_______(选填“大”或“小”)了。
(2)小华将凸透镜C固定在光具座上50 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8 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32 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该透镜的焦距范围是_______cm<f<_____cm;由此判断当蜡烛在光具座上45 cm刻度线处时,移动光屏,光屏上_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清晰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声现象”一章的教材中出现了以下几个实验:
①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会看到“水花四溅”,如图甲;
②拨动同一把钢尺,在保证其振幅相同情况下,改变其伸出桌边的长度,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声音的变化,如图乙;
③塑料用泡沫在平板玻璃上摩擦,感受发出的声音,并观察它的波形,如图丙。
(1)图甲实验说明声是由物体________产生的,水花的作用是______,此处运用了________的研究方法。(选填“控制变量”、“等效替代”或“转换”)
(2)图乙是在探究声音的音调跟_______的关系;实验时发现,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时,其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当钢尺伸出桌边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度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_。
(3)噪声是发声体做__________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由课本上噪声的波形图片丙可以判断,丁图中的_____显示的声音属于噪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