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2013年6月20日,我国首次进行了太空授课.如图为我国首位遨游太空的女宇航员王
亚平所做实验的一个画面,图中的水呈球状,并从这个水球上看到了王亚平倒立的头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B.水呈球状是因为不受重力的作用
C.水球不破裂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
D.王亚平通过悬水球所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虚像

分析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能够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液体表面有收缩的趋势,存在表面张力,故水呈球形;
(3)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力存在引力和斥力;
(4)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解答 解: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电磁波传回地球的,故A错误;
B、液体表面有收缩的趋势,存在表面张力,故水呈球形,故B错误;
C、水球不破裂是因为水分子间有引力,故C正确.
D、从图中可以看出水珠所成的像是倒立的,所以是实像而不是虚像,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分子间的作用力、凸透镜的成像、电磁波的传播,是一道基础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在“测量定值电阻阻值”的实验中:
(1)如图是小明连接的部分实物图,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助小明将图中的实物连接完整.
(2)同桌的小红连接电路,刚连接完最后一根导线,电压表、电流表都有示数,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连接电路时没有断开开关.
(3)请你为实验需要测量和计算的物理量,画出一个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4)利用该实验电路还可以进行的实验有测电阻的电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10V,定值电阻R=20Ω,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是6V,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是(  )
A.0.8AB.0.5AC.0.3AD.0.2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加热时间/min01234
甲的温度/℃3034384246
乙的温度/℃1018263442
(1)实验中应量取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时,通过比较升高的温度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
(2)通过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格所示.从开始加热到42℃,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关系为Q小于Q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甲物质的吸热能力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

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
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一面粗糙一面光滑的长木板、带钩的木块、钩码、弹簧测力计.
(1)把长木板水平放置,并将木块放在木板上,如图甲所示.
(2)选用图丙(选填乙或丙)的方案完成实验,能获得更好的实验效果.理由:①方便实验操作,②便于对测力计读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人们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干冰被“喷”入冷空气层,升华吸收大量热量,冷空气层中的水蒸气便会变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后下落,在下落中遇到暖气流就会熔化形成雨,水蒸气变成小冰晶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升华B.凝华C.液化D.凝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1)请在图1中画出入射光线经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如图2,O为支点,请画出路灯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我们的家乡广元地处四川盆地北缘,气候宜人,景色优美.下列关于四季美景的描述中,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雨笼山峦C.秋天,金桂飘香D.冬天,瑞雪纷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小明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柱相互紧压,发现两者粘在一起,由此得出分子间存在引力.小华认为此实验不能排除是大气压把两个铅柱压在一起.下列实验中,能帮助小华释疑的是(  )
A.
挂一个钩码,铅柱不分离
B.
挂两个钩码,铅柱不分离
C.
铅柱略错开,铅柱不分离
D.
置于真空罩内,铅柱不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