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如图是某物熔化到沸腾的图象.从图中可知,它的熔点是48℃;其中BC段是熔化(填物态变化)过程,需要吸热(吸热或放热),此时该物质的状态是固液共存.

分析 从图象中辨别晶体与非晶体主要看这种物质是否有一定的熔点,即有一段时间这种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升高,而此时就是这种物质熔化的过程.
在熔化过程中晶体处于固液共存态.

解答 解:由图知,该物质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48℃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48℃.
BC段为熔化过程,晶体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热,处于固液共存态.
故答案为:48;熔化;吸热;固液共存.

点评 此题考查了学生对晶体熔化图象的分析.读物质熔化的图象时,关键是要从曲线变化中判断物质是否有一定的熔点,从而确定是否属于晶体,再明确不同时间段物质所处的状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体积越大,密度越大
C.将一袋米从贵州运到北京密度变小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会随着质量、体积和地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正确描述铁轨的铸造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所示,开关闭合后电流表A1的示数为2.5A,A2的示数为1.4A,则通过LI和L2的电流分别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所示S为发光点,MN为平面镜,画作由s发出的光经过平面镜反射后通过A的光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在液体、固体中要慢(填“快”或“慢”),渔民是利用声呐装置发射和接收超声波(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或“电磁波”)来探测鱼群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红同学提出了一些猜想,并对猜想进行验证.
(1)如果影响液体的压强的因素有多个,要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某个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这在科学探究中被称作控制变量法.
(2)下面是小红同学设计的用U型管压强计研究影响液体压强因素的实验:
请你在认真观察每个实验的基础上,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1是想验证液体密度、方向、面积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实验2是想验证液体深度、面积、方向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实验3是想验证液体深度、密度、面积相同时,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在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过程.通过房间的蒸汽散热器里的是100℃的水蒸气,出来的是100℃的水,散热器仍然向室内散热,原因是水蒸气液化过程放出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八年级6班的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关系”,实验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可由物体上的刻度线显示出来.小刚通过实验得到了表一中的实验数据.
表一
实验
  次数
 酒精的密度
  ρ/(kg/m3
物体排开液体
的体积V/m3
物体的重力
G/N
测力计的示数
F/N
浮力
F/N
    1 
0.8×103
   
4021.70.3
    25021.60.4
    36021.50.5
(1)分析表一中的实验数据,小刚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同一种液体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2)小刚在和小强进行交流时发现,小强虽然和自己得出了相同的实验结沦,但实验中使用的液体和记录的实验数据并不完全一样.表二为小强记录的实验数据.
表二
实验
次数
  水的密度
ρ/(kg/m3
物体排开液体
的体积V/cm3
物体的重力
G/N
测力计的示数
F/N
浮力
F/N
14021.60.4
2    1×1035021.50.5
36021.40.6
他们在对两人的实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后,发现:浮力的大小除了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外,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3)在对比两人数据时他们还发现,即使在不同液体中,物体也能受到一样大的浮力.而且浮力大小相等时,酒精的密度小,排开酒精的体积就大;水的密度大,排开水的体积就小.受此启发,小强提出了关于浮力大小的一个新的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大小相等.
(4)于是,两人又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每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四个读数F 1、F2、F3、F4之间都满足关系式F1-F3=F4-F2,由此验证了小强新的猜想是正确的.实验后发现他们得到的实验结论和阿基米德原理是一致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