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在百米赛跑中,小东前3.5s内先加速到某一速度,然后保持这速度率先到达终点,用时12.5s.则他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8m/sB.9.5m/sC.10m/sD.12.5m/s

分析 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一个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如果在一段时间t内的位移为s,平均速度v=$\frac{s}{t}$.

解答 解:
由题意可知,小东百米赛跑通过距离s=100m,用的时间t=12.5s,
平均速度:v=$\frac{s}{t}$=$\frac{100m}{12.5s}$=8m/s.
故选:A.

点评 理解平均速度的定义是解此题的关键,不要被题目的一些数据迷惑,此题属于基础题,但也是易错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人类的太空旅游已不是梦想.在飞船加速上升时,其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所示,被沿铅笔的长度为6.65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中国古代对电现象的认识
我国古代对电的认识,是从雷电及摩擦起电现象开始的.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甲骨文中就有了“雷”、“电”的象形字.西周初期,在青铜器上就已经出现加雨字偏旁的“电”字.
《淮南子•坠形训》认为:“阴阳相搏为雷,激扬为电”,明代刘基说得更为准确:“雷者,天气郁激而发也.阳气困于阴,必追,迫极而进,进而声为雷,光为电”.
我国古人还通过仔细观察,准确地记述了雷电对不同物质的作用.《南齐书》中有对雷击的详细记述:“雷震会稽山阴恒山保林寺,刹上四破,电火烧塔下佛面,而窗户不异也”.
在我国,摩擦起电现象的记述颇丰.西晋张华记述了梳子、丝绸摩擦起电引起的放电发声现象:“今人梳头,脱著衣时,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亦有咤声”.
(1)“阴阳相搏为雷,激扬为电”中“阴”指负电荷,“阳”指正电荷,云层带电是因为云层与空气摩擦使电荷发生转移,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
(2)“电火烧塔下佛面”是因为佛面的金属膜,金属被熔化.“而窗户不异也”是因为窗户为木制,木头属于绝缘体(选填“导体”或“绝缘体”),所以仍保持原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在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小林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由图可知物质甲的密度比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关于噪声,下列说法中的是(  )
A.噪声不是由声源振动产生的
B.优美的交响乐有时也会成为噪声
C.用手捂紧耳朵可以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可以防止所有噪声的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所示电路,电源两端电压为U=4.5V且保持不变.电阻R1=10Ω,滑动变阻器R2的铭牌上标有“20Ω1A”的字样,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两块电压表的量程均为0~3V,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条件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A的示数范围为0.15~0.45A
B.电压表V1示数范围为1.5~3V
C.电压表V2示数范围为0~3V
D.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取值范围为5~15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甲、乙两电表可能同是电流表,也可能同是电压表.己知当开关S断开时,两灯均发光,此时甲、乙两电表的示数之比为2:3.若将甲、乙两电表同时换成另一种电表,开关S闭合后两灯仍均发光,则此时甲、乙两电表的示数之比及灯泡L1和L2电阻之比分别为(不计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  )
A.3:1,2:1B.3:1,3:1C.1:3,1:3D.1:3,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一个空心铜球质量为890g,在铜球的空心部分注满水后总质量为1090g.
(1)求这个空心铜球的空心体积是多少cm3
(2)求这个空心铜球的总体积是多少cm3
(3)若在铜球的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为1.25kg,求注入液体的密度?(铜的密度为8.9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