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3.八年级(1)班五位同学先后用同一把刻度尺先后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他们测量的结果分别为:①18.23cm;②182.35mm;③17.72cm;④0.1825m;⑤182.2mm其中②和③同学的测量肯定是错误的(选填序号).若要求该物体长度的平均值,其平均值应是18.23cm.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

分析 (1)偏差较大的读数是错误的,去错误读数,取其余4个正确测量值的平均值值即为测量结果.
(2)在测量长度时,通常采用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故只要计算出四次测量的平均值即可,但是在最后结果的确定时,还要注意小数位数的保留规则与测量值相同.

解答 解:
比较①18.23cm.②182.35mm=18.235cm.③17.72cm.④0.1825m=18.25cm,⑤182.2mm=18.22cm,从题中提供数据可知,182.35mm和17.72cm与其它数据相差较大,所以182.35mm和17.72cm是错误的,应该去掉;
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故物体的长度最终应记录为:L=$\frac{18.23cm+18.25cm+18.22cm}{3}$≈18.23cm;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
故答案为:②;③;18.23cm;为了减小误差.

点评 此题考查了在长度测量时,减小误差的方法--取平均值法;但在计算平均值时,所得结果无论是否能除尽,都要将小数位数保留成与测量值相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中,小明制成简易电磁铁甲、乙,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把甲、乙两个电磁铁串联,目的是使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电磁铁甲、乙吸引大头针的个数减少(选填“增加”或“减少”),说明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磁性越强.
(2)根据图示可知,电磁铁甲(选填“甲”或“乙”)的磁性强,说明电流一定时,电磁铁线圈的匝数越多,磁性越强.
(3)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下端分散的原因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过程中,物质的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
A.把煤块碾成煤屑B.把铁屑熔化后制成铁块
C.把铜块放入热水中D.冰融化成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电源电压恒为12V,小灯泡的规格为“12V  6W”,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4Ω.(忽略温度对灯丝的影响)求:
(1)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
(2)小灯泡发光最暗时的电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电热壶铭牌上标有“220V  1000W”字样,当其正常工作时,把质量为2kg、温度为30℃的水加热到80℃,用时10min.求加热过程中[c=4.2×103J/(kg•℃)].
(1)水吸收的热量;
(2)电热水壶烧水过程中消耗的电能;
(3)电热壶烧水的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实验中,除了要记录多组加热时间和水的温度以外,还需要从观察的现象中提取一个信息,这个信息是确定水什么时候开始沸腾;某同学实验中还发现了一个现象,水沸腾前温度上升的越来越慢,其中的原因可能是水温越高,与环境温差越大,散热越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校教学楼有20间教室,每间教室装了40W的电灯6盏,这些灯泡平均每天工作4小时,一个月30天共用电多少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如图,已知R1、R2电阻值相等,R3的阻值为20Ω,A1的示数为0.2A,A2示数为0.5A.则通过R2的电流为0.1A;R1的电阻值为80Ω;电源电压为8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对生活中的实例或现象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使用液态氢做燃料,是因为液态氢含有的热量多
B.冰熔化过程中,内能不变
C.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物体吸热,内能增加,温度可能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