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明准备了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

(1)实验时,小明应选_____作为平面镜(填字母),这样选择的目的是便于_____.

(2)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小明应选_____两支蜡烛(填字母).

(3)实验时镜面与桌面必须_____.

(4)实验中小明把光屏放在烛焰所成像的位置上,他在光屏上并没有看到烛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像.

(5)实验结束后,小明无意间从平面镜中看到墙上的电子钟的像如图乙所示,这时的时间是_____.

G 确定像的位置 BC 垂直 虚 10:35 【解析】试题分析:(1)在本实验中要验证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所以应选透明的玻璃作为平面镜,这样可以方便地确定像所在的位置;(2)他应选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来验证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这一结论;(3)为了保证像与物体的连线与桌面平行,所以应让镜面与桌面必须垂直;(4)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这个像无法用光屏来接收,在光屏上不能成像;(5)平面镜所成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人教版 第14章 内能的利用 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电动机通电后带动其他机器运转,一段时间后,电动机的外壳就会变得烫手,则下列关于能的转化和守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总的能量守恒

B. 电能一部分转化为机械能,另一部分转化为内能,总的能量守恒

C. 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内能守恒

D.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机械能守恒

B 【解析】电动机工作时,消耗电能输出机械能,但根据电流的热效应,电机绕圈具有电阻,所以通过电流时会发热,即产生一定的热量,即电动机工作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根据能量守恒的定律,能量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在物体间转移,所以消耗的电能等于机械能加上内能。B符合题意。 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单元测试卷:第16章电压电阻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甲、乙是电流表或电压表.当开关S闭合后,要使电阻R1、R2并联,甲表是_____,乙表是_____.

电压表 电流表 【解析】如图电路,当开关S闭合后,要使电阻R1、R2并联,则电流经过开关分为两个运动,再分别经过两个电阻回到电源负极,所以甲应为电压表,如为电流表会将R2短路;乙应为电流表,如为电压表,则R2不通,故甲是电压表,乙是电流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单元测试卷:第16章电压电阻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9V,当闭合开关S后,两灯都不亮.用电压表进行检测,得到的结果是:A、B两点之间的电压为零,B、C两点之间的电压为9V,造成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

A. 电源接触不良 B. 甲灯接触不良或灯丝断开

C. 开关接触不良 D. 乙灯接触不良或灯丝断开

B 【解析】此为串联电路,当闭合开关S后,两灯都不亮,说明发生了断路故障,因为电压表检测AB两点间的电压为零,B、C两点间的电压为9 V,所以A、B两点间连接完好,B、C两点间有断路,即乙灯接触不良或灯丝断路. 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二十二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3节 太阳能 同步检测题 含答案 题型:填空题

太阳能来源:太阳是一个巨大的“____火炉”,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____,释放出巨大的____,因此太阳核心每时每刻都在发生___弹爆炸。

核能 聚变 核能 氢 【解析】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条件下发生聚变,释放出巨大的核能,可以说太阳核心每时每刻都发生氢弹爆炸.因为对外放出巨大的核能,所以说太阳是一个巨大的“核能火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物理人教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册 第4章 光现象 单元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如图是中考试卷答题卡中用来识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样码)。当条形码扫描器照射它时,黑条纹将光 (选填“反射”或“吸收”),白条纹将光_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读取考生相关信息。

吸收 @反射 【解析】白色物体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故答案为:吸收;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物理人教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册 第4章 光现象 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 甲、丁 B. 丙、丁 C. 乙、丙 D. 甲、乙

A 【解析】甲:三棱镜分解白光,是光的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 乙:水面上山的“倒影”,是水面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丙: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丁:笔在水面处“折断”,是光的折射现象. 因此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甲、丁 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测试卷 10.1 浮力 题型:单选题

小杰同学在游玩“海底世界”时,观察到鱼嘴里吐出的气泡上升时的情况如图所示,对气泡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和气泡内气体压强分析正确的是 ( )

A. 浮力不变,压强不变

B. 浮力变小,压强变小

C. 浮力变大,压强变小

D. 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C 【解析】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压强越来越小,所以体积越来越大,排开水的质量越来越多,所以浮力越来越大,故应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人教版 全册综合测试卷1 题型:单选题

下列事例中,哪一个事例不能表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

A. 衣箱中的卫生球变小了,衣服上充满了卫生球的气味

B. 在皮肤上擦点酒精,立即就能闻到酒精的味道

C. 在墙角堆煤,过一段时间,墙表面及其内部靠近表面的一浅层都变黑了

D. 看到雪花在空中飞舞

D 【解析】试题分析:卫生球变小是由固态升华成了气态,衣服上充满卫生球的气味是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引起的,故A能说明;能闻到酒精的味道是由于酒精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引起的,故B能说明;墙的表面变黑是由于煤分子不停地无规运动引起的,故C能说明;分子用肉眼是看不到的,雪花能看到,所以不是分子的运动,故D不能说明;应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