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某班物理课外学习小组在进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的课题研究时,同学们提出“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接触面间的压力有关”

(1)这属于科学探究活动的______要素.
(2)他们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已测得木块A的质量为100g,测定木板B在拉力作用下发生相对于木块A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得到一组F与相应的放在木块A上的砝码重力G的数据(如表).请在表格中的空格内填上合理的数据,并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如图2所示的方格坐标纸中作出滑动摩擦力Ff与压力FN的关系图象. ( g取10N/Kg)
砝码G/N0.501.001.502.00
压力FN/N
弹簧测力计读数F/N0.300.450.600.760.90
滑动摩擦力Ff/N
(3)根据你作出的图象所得出的结论判断:当放在木块A上的砝码重力G为3.00N,木板B在拉力作用下发生相对于木块A运动时,木块A所受滑动摩擦力应为______N.
【答案】分析:(1)知道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2)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当探究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时,需要控制木块A与与木块B之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改变木块A对木块B的压力;根据记录的数据,采用描点法就可以绘制出摩擦力与压力关系的图象.
(3)木块A对B的压力等于砝码的重力与木块A重力的和,根据压力大小就可以从图象上找出所对应的摩擦力的大小.
解答:解:(1)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依次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搜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同学们提出“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接触面间的压力有关”属于七个环节中的猜想与假设环节.
故答案为:猜想与假设.
(2)木块A的质量为100g,则木块A的重力GA=mg=0.1kg×10N/kg=1N.木块A对木块B的压力等于钩码重力和物体A的重力之和,即FN=GA+G,就可以分别计算出表中压力的大小.本题中摩擦力的大小是通过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体现的,无论木块B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故答案为:如下表:
砝码G/N0.501.001.502.00
压力FN/N1.001.502.002.503.00
弹簧测力计读数F/N0.300.450.600.760.90
滑动摩擦力Ff/N0.300.450.600.760.90
图象如图:

(3)由记录的数据和图象可以看出,摩擦力与压力大小成正比,并且满足Ff=0.3FN;当放在木块A上的砝码重力G为3.00N,木块A对B的压力为FN=1N+3.00N=4N,因此木块A所受滑动摩擦力Ff=0.3FN=0.3×4N=1.2N.
故答案为:1.2.
点评:(1)本题属于探究摩擦力实验的改进,常规做法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有一定难度,不容易做到;
(2)采用图中设计,无论木块B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A都处于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这样拉力等于摩擦力,而且无论拉木块B速度多少,摩擦力都一样,不改变摩擦力大小,所以容易读数.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咸宁)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某班物理课外学习小组在进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的课题研究时,同学们提出“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接触面间的压力有关”

(1)这属于科学探究活动的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与假设
要素.
(2)他们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已测得木块A的质量为100g,测定木板B在拉力作用下发生相对于木块A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得到一组F与相应的放在木块A上的砝码重力G的数据(如表).请在表格中的空格内填上合理的数据,并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如图2所示的方格坐标纸中作出滑动摩擦力Ff与压力FN的关系图象. ( g取10N/Kg)
砝码G/N 0 0.50 1.00 1.50 2.00
压力FN/N
弹簧测力计读数F/N 0.30 0.45 0.60 0.76 0.90
滑动摩擦力Ff/N
(3)根据你作出的图象所得出的结论判断:当放在木块A上的砝码重力G为3.00N,木板B在拉力作用下发生相对于木块A运动时,木块A所受滑动摩擦力应为
1.2
1.2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9?扬州一模)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一位同学在学习了滑动摩擦力之后,认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两物体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于是他通过实验探究这个问题.
(1)这位同学认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两物体的面积的大小成正比,这属于上述科学探究的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与假设
环节.
(2)这完成本实验,需要自己制做木块,他制做的木块应是下列选项中的
C
C

A.各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正方体     B.各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正方体
C.各面粗糙程度相同.长宽高各不相同的长方体
D.各面粗糙程度不相同,长宽高各不相同的长方体
(3)本实验中,该同学设计了两种实验方安案:

方案一:木板水平固定,通过弹簧秤水平拉动木块,如图(甲)所示.
方案二:木块与弹簧秤相连,弹簧秤水平固定,通过细绳水平拉动木板.如图(乙)所示.
①上述两种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的是
方案二
方案二
(填“方案一”或“方案二”)
理由是
甲中物体在弹簧测力计作用下很难控制它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中弹簧测力计静止时读数更准确
甲中物体在弹簧测力计作用下很难控制它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中弹簧测力计静止时读数更准确

②实验中我们根据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就可以测出滑动摩擦力大小,其运用的原理是
二力平衡原理
二力平衡原理

(4)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之上,该同学又想起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成正比,即f=μN(f表示摩擦力、N表示压力、μ为动摩擦因数即正比例系数);为了用弹簧测力计测定两木块A和B间的动摩擦因数μ,该同学使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若A和B的重力分别为100N和150N,当甲中A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a示数为60N,b示数为110N,则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4
0.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李明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前,首先要利用
 
 
测出一凸透镜的焦距.做这个实验时,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先调节好
 
 
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
 
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实验中,他们选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用一烛焰放在距此凸透镜左侧22cm处,则通过透镜可以成一个
 
(选填“放大”或“缩小”)、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选填“实”或“虚”)像.
(3)实验中,他们还发现当物距在10cm<u<20cm之间取不同数值时,虽然都成放大的像,但像的大小并不相同.于是他们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探究过程如下:
(A)他们提出“像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探究课题.
(B)李明提出“像的大小可能与物距有关”.
(C)他们作如下设计:选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选用市售圣诞音乐贺卡中的红色发光二极管作为物体,物距从11cm开始,每隔1cm选取一数据记录点.
(D)量出红色发光二极管的高度(即物体的大小).
(E)实验中,分别取物距为11cm、12cm、13cm、14cm、15cm、16cm、17cm、18cm、19cm,在光屏上出现红色发光二极管最清晰的像时,测量像的高度,并记录相应数据.
(F)通过查阅资料,他们认识到物理学中用“线放大率”来表示物体成像时的放大倍数.“线放大率”定义为“像的高度(用字母L表示)与物体的高度(用字H母表示)的比值”.
(G)算出所记录数据中不同物距时的像的“放大率”,并由此得出相应结论.
根据以上探究过程,完成下列问题:
①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
与上述过程中(A)步骤相应的科学探究要素是
 

与上述过程中(C)步骤相应的科学探究要素是
 

②根据(F)步骤中对“线放大率”的定义,写出“线放大率”公式的数学表达式.“线放大率”用字母M表示,则M=
 

③请你帮李明小组设计一个用来记录并处理实验数据的表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汁划、收集证据、评估交流等,某组同学探究“物体下落时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过程如下:
A.有同学认为:物体下落的时间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
B.他们计划利用一些“小纸杯”作为研究对象,用超声测距仪测量“小纸杯”在空中直线下落时的下落距离.找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验证假设.
C.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同学们首先测量了单只“小纸杯”在空中下落过程中不同时刻的下落距离,将数据填入下表中,图(a)是对应的路程一时间图线.然后将不同数量的“小纸杯”叠放在一起从空中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速度一时间图线,如图(b)中图线l、2、3、4、5所示.
D.同学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后,证实了他们的假设.
(1)与上述过程中A、C步骤相应的科学探究环节分别是
 
 

(2)图(a)中的AB段反映了物体在做
 
运动,表中x处的值为
 

(3)图(b)中各条图线具有共同特点,“小纸杯”在下落的开始阶段做
 
运动,最后“小纸杯”做
 
运动.
时间/s 下落距离/m
0.0 0.000
0.4 0.036
0.8 0.467
1.2 0.957
1.6 1.447
2.0 x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