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5.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装有某种液体.液体的体积为2.0×10-33,液体的深为0.1m,若容器重为20N、底面积为2.0×10-3m2,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为1.0×103Pa.求:
(1)液体的密度.
(2)距离器底高为0.04m处A点的液体压强.
(3)这个装着液体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忽略容器壁的厚度).(g取10N/kg)

分析 (1)已知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和液体的深度,根据公式p=ρgh可求液体的密度;
(2)已知液体的深度可求A点距离液面的距离,根据公式p=ρgh可求A点的液体压强;
(3)知道液体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液体的质量,根据G=mg求出液体的重力,然后加上容器重即为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又知道容器的底面积即为受力面积,根据p=$\frac{F}{S}$求出对桌面的压强.

解答 解:(1)由p=ρgh得,液体的密度:
ρ=$\frac{p}{gh}$=$\frac{1.0×1{0}^{3}Pa}{10N/kg×0.1m}$=1.0×103kg/m3
(2)A点距离液面的距离:
hA=0.1m-0.04m=0.06m,
A点的液体压强:
pA=ρghA=1.0×103kg/m3×10N/kg×0.06m=600Pa;
(3)由ρ=$\frac{m}{V}$可得,液体的质量:
m=ρV=1.0×103kg/m3×2.0×10-3m3=2kg,
液体的重力:
G=mg=2kg×10N/kg=20N,
这个装着液体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F=G+G=20N+20N=40N,
这个装着液体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p′=$\frac{F}{S}$=$\frac{400N}{2.0×1{0}^{-3}{m}^{2}}$=2×105Pa.
答:(1)液体的密度为1.0×103kg/m3
(2)距离器底高为0.04m处A点的液体压强为600Pa;
(3)这个装着液体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2×105Pa.

点评 本题考查液体密度、液体压强、重力、压强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易出错的是计算液体的深度,这个深度指的是距离液面的高度,不是距离底面的高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A、B两种金属,其密度分别为ρ1、ρ2,将2kg的A金属和1kg的B金属制成合金,则合金的密度为(假定在制成合金过程中,合金的体积等于两种金属的体积之和)(  )
A.$\frac{{3{ρ_1}•{ρ_2}}}{{2{ρ_1}+{ρ_2}}}$B.$\frac{3{ρ}_{1}{ρ}_{2}}{2{ρ}_{2}+{ρ}_{1}}$
C.$\frac{{2{ρ_1}+{ρ_2}}}{3}$D.$\frac{{{ρ_1}+2{ρ_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所示,甲、乙两条光线射至界面并被反射(图中法线未画出).由图可知,甲、乙两条光线经界面反射后的反射角分别为(  )
A.90°,30°B.0°,60°C.O°,30°D.90°,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在如图中○里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使之成为正确的电路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比较两个物体质量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体积大的物体质量一定大B.密度大的物体质量一定大
C.密度大、体积大的物体质量一定大D.体积小、密度大的物体质量一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在进行“光的反射规律”的探究实验中,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如图):将一面镜子M平放在平板上,把一面有角度的白色硬纸板竖立在镜面上,硬纸板是由E、F两块黏结起来的,可绕接缝ON转动,ON垂直于镜面.
(1)先使E、F两块硬纸板成为同一平面(如图甲),让入射光线沿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观察到从镜面反射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同(选填“相同”或“不同”)
(2)使入射角变大,发现反射角也随着变大.
(3)用量角器量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或直接从硬纸板上读出)比较两角大小可得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把纸板F向后折(如图乙)不能(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但反射光线仍(选填“仍”或“不”)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为了减少岔路口发生人车相撞事故,请你向交警部门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写出2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用如图1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慢(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在萘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在加热的烧杯拿出来,萘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萘又继续熔化.说明萘熔化时需要吸热(选填“吸热”或“放热”).
(3)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B(填序号).
A.水蒸汽      B.小水珠
(4)图2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15分钟,从图中可得萘是晶体(填“晶体”或“非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单位换算:
6mL=6×10-6=m3     
13.6g/cm3=13.6×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