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7.“帕斯卡裂桶实验”激发了我校物理兴趣小组同学们“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兴趣.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1)实验前发现U形管压强计的橡皮膜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U形管始终出现如图1的这种情况,正确的调节方法是:B
A.将U形管中的液体倒出部分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图2A、B、D中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几种情况下压强计的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的大小关系是h4>h1=h2>h3.由图A和图C两次实验数据比较可以得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由图A和图B两次实验数据比较可以得出:同种液体,同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由图A和图D两次实验数据比较可以得出: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5)聪明的小明想知道D图中的盐水密度是多少?于是找来刻度尺、两端开口的玻璃管、橡皮膜和水等器材测盐水的密度,操作步骤如下:
a.用刻度尺测出玻璃管中水柱的高度为h1(如图3甲所示).
b将玻璃管缓慢插入装有盐水的烧杯中,直到橡皮膜表面与水平面相平,测出管底到盐水液面的高度为h2(如图3乙所示).用小明测得的物理量推导出盐水密度的表达式为ρ盐水=$\frac{{h}_{1}}{{h}_{2}}•{ρ}_{水}$(水的密度用ρ表示)
( 6)好奇的小梁同学又想知道我们学校此时的大气压是不是标准大气压,于是她找来器材在长约1米,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手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如图4所示.已知水银的密度为13.6×103 kg/m3,她通过数据计算得出大气压的值为9.52×104Pa.
(7)小杨同学也利用此装置测量我们当地的大气压的值,他把水银换成水,将玻璃管灌满水后倒插在水槽内时,发现管中的水柱不会下降.如果你来测量,且能够测出,则玻璃管长度可以小于10m(填“必须大于10m”或“可以小于10m”).

分析 (1)液体压强计就是利用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体现压强的,压强越大,U形管液面高度差越大;
(2)根据公式p=ρgh可知,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和密度有关,探究液体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应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改变液体的深度;
(3)根据公式p=ρgh可知,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和密度有关,同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控制液体的深度相同,改变液体的密度;
(5)当橡皮膜不再发生形变时,说明其受到的玻璃管中水对其向下的压强与烧杯中盐水对其向上的压强相等.通过两者压强相等,结合液体压强的计算,利用水的表示出盐水的密度;
(6)根据公式p=ρgh可求产生的压强大小;
(7)已知水银的密度和水的密度,大气压相同,可求水柱的长度,再判断玻璃管的长度.

解答 解:(1)实验前发现U形管压强计的橡皮膜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U形管始终出现如图1的这种情况,应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由图A和图C可知,液体密度相同,C的深度大,C中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的大,比较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由图A和图B可知,液体密度和深度相同,金属盒方向不同,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相同,比较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同种液体,同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由图A和图D可知,液体深度相同,D的密度大,D中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的大,比较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5)当橡皮膜的表面相平时,盐水对其向上的压强与水对其向下的压强相等.即:P盐水=P
利用测得的盐水的深度h2和其密度ρ盐水,表示出P盐水;即:P盐水盐水gh2
同理表示出P,即:Pgh1
两者相等即:ρ盐水gh2gh1
由此可以求得盐水的密度:ρ盐水=$\frac{{h}_{1}}{{h}_{2}}•{ρ}_{水}$
(6)测量得到的大气压强值为p=ρgh=13.6×103kg/m3×10N/kg×0.7m=9.52×104Pa;
(7)把水银换成水,由p=ρ水银gh水银gh可得,
1.0×103kg/m3×10N/kg×h=9.52×104Pa
h=9.52m<10m,
所以试管的高度可以小于10m.
故答案为:(1)B;(2)C;(3)同种液体,同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5)$\frac{{h}_{1}}{{h}_{2}}•{ρ}_{水}$;(6)9.52×104
(7)可以小于10m.

点评 题考查液体压强的特点,涉及到两种物理学方法: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解题时注意实验过程的分析和实验结论的表述都要采用控制变量法,领悟这两种方法的真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在“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小明的猜想是:①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小亮的猜想是:②电阻可能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小敏的猜想是:③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三位同学为上述探究活动准备了四条材料、长度、粗细如图甲所示的电阻线,他们已经完成了乙图的部分实物连接(接点A、B待接入电阻线).

(1)该实验是通过比较灯泡的灯泡的亮度来判断接入A、B间的电阻大小;
(2)若电阻受温度的影响可以忽略,要探究猜想②,应该选用两条导线a、c (填导线的代号字母)分别接入A、B进行对比;
(3)如果将电阻线b、d分别接入A、B,可以探究猜想①;如果将电阻线a、b分别接入A、B,可以探究猜想③;(填序号)
(4)实验中如果用电流表替换小灯泡,是否可行?答:可行,原因是不同的电阻丝电阻不同,将电阻丝分别接入A、B间时,电路电流不同、电流表的示数也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小明设计了用吸盘测量大气压值的实验,请帮助小明做好以下工作.
(1)请补充完整该实验相关步骤:
①如图所示,将蘸水的塑料吸盘压在光滑的水平板上,挤出里面的空气;
②用小桶通过细绳与吸盘挂钩相连接,向小桶中缓慢注入细沙,直到恰好脱离板面;
③用天平测出(写出相关物理量及其符号);
④用刻度尺测量(写出相关物理量及其符号);
⑤大气压强表达式为:p=$\frac{Mg}{π{r}^{2}}$(用上面填写的符号表示).
(2)若使用天平和刻度尺测量的过程无误且读数准确,则本实验存在误差的原因是:(写出两个)
①吸盘内有空气;②测量塑料吸盘的半径r有误差.
(3)小明和同学决定对这个实验进行改进,找来一根长约12m 的透明细软橡胶管、水盆、足够长的卷尺、细绳、两个铁夹及足量的水,用这些器材测出了当天的大气压值,请你简述实验过程及所需测量的物理量和符号,并写出大气压强的表达式.
实验过程:将橡胶管注满水,用两个铁夹夹紧橡胶管的两端,一端浸没于装有水的水盆中,另一端用细绳提至10m以上高处;
②松开橡皮管底部的铁夹,待橡皮管内水面下降至静止时,用卷尺测出水盆内水面至水柱上表面的竖直高度,计为h.大气压强的表达式:p=ρgh(用上面填写的符号表示,已知水的密度为 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如图是探究液体内部压强情况的六幅图,除②图杯中装的浓盐水外,其余杯里装的都是水.请你仔细观察这六幅图后回答:

(1)比较图中代号为③、④、⑤的三个图,可得到的结论是: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2)比较①、②两图,可以知道:在深度相同的情况下,不同液体的压强还与它的密度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3)比较⑤、⑥两个图,得出结论是:密度相同时,液体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如图所示,边长为0.1m的正方体铝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并与面积为1m2的桌面接触,当铝块对桌面的压强为2.4×103Pa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 N.(铝的密度为2.7×103 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2.将一袋大米放在匀速向右水平运动的输送带上,开始米袋与输送带间有一段距离的相对滑动,然后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当输送带突然制动时,米袋会继续向前滑动一段距离后停下.请作出当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米袋受力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匀速下落的雨滴机械能会变小
B.拦河大坝上窄下宽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而减小压强
C.光电鼠标内光源的光照射在粗糙的鼠标垫上时发生的是镜面反射
D.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均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天气越来越寒冷了,在室外,我们通常采用向手掌哈气,或者搓手的方式来使手暖和,前者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内能,后者的实质是能量发生了转化(选填“转移”或“转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小明和小红一起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停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小明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端,小红认为也可以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选填“右”或“左”),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杠杆的两端加挂钩码,并移动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所示,并测出力臂,多次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次数 F1/N L1/cm F2/N L2/N
 1 1 10 2 5
 2 2 10 1 20
 3 3 15 3 10
实验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
(3)小红将图乙中杠杆两侧的钩码各取下一个,杠杆会左侧下降(选填“右侧下降”或“左侧下降”).
(4)小明想用杠杆测出一物体的重(约为10N),他添加了一个弹簧测力计(0∽5N)做了以下的实验:
①简述主要测量步骤
实验步骤:a.把被测物体挂在杠杆右侧A处(如图丙所示).
b.用弹簧测力计在杠杆右侧大于2倍OA的B处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读出拉力F.
c.分别用刻度尺测出OA、OB的长L1、L2
②物体重力的计算表达式:G=$\frac{F{L}_{2}}{{L}_{1}}$(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