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小丽同学手里有一个标有“3.8V”字样的小灯泡,她想知道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于是在学校实验室找来一些器材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不变.
(1)小丽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原理是R=$\frac{U}{I}$.
(2)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向左移灯泡变亮),并在虚线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3)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她发现灯泡始终不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其故障原因可能是小灯泡短路.
(4)故障排除后,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1乙所示,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是10Ω.
(5)完成上述实验后,小丽向老师要了一个已知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和一个单刀双掷开关,借助部分现有的实验器材,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电路,测出了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请你帮她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①连接好实验电路,闭合开关S1,将开关S2拨到触点2(填“1”或“2”),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8V;
②保持滑片的位置不动,再将开关S2拨到触点1(填“1”或“2”),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
③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为P=$\frac{3.8V×(U-3.8V)}{{R}_{0}}$(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分析 (1)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
(2)滑动变阻器按一上一下的原则串联在电路中,向左移灯泡变亮,说明滑动变阻器的左下方接线柱必须接入电路中;
根据电流流向法,从电源的正极出发依次串联各电路元件,然后把电压表并联在灯泡两端即可;
(3)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通路,电压表无示数且灯泡不亮,说明电压表并联部分短路;
(4)根据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读出示数,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和额定电压相等,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求出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5)由丙图可知,没有电流表的情况下,利用定值电阻和电压表代替电流表与灯泡串联,首先使灯泡两端的电压等于3.8V,
然后测出此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便可求出电路中的电流,根据P=UI计算出灯泡的额定电功率.

解答 解:(1)伏安法测电阻是一种间接测量法,要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应先测出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小灯泡的电流,
然后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计算小灯泡的电阻,故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原理是R=$\frac{U}{I}$.
(2)滑动变阻器要按“一上一下”的方式串联接入电路,要滑片向左移时灯泡变亮,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大,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故应将滑动变阻器的A接线柱与小灯泡的右接线柱连接,如下图所示:

先画出电源符号,从电源正极出发依次画出开关、滑动变阻器、灯泡、电流表回到电源的负极,然后把电压表并联在灯泡两端,如下图所示:

(3)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发现灯泡始终不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说明电压表并联部分短路,即小灯泡短路.
(4)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为3.8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38A,
由I=$\frac{U}{R}$得,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
R=$\frac{U}{I}$=$\frac{3.8V}{0.38A}$=10Ω.
(5)①连接好实验电路,闭合开关S1,将开关S2拨到触点2,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8V;
②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变,S2接1,读出电压表示数U;
③此时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U0=U-U=U-3.8V,
通过灯泡的电流:I=I0=$\frac{{U}_{0}}{{R}_{0}}$=$\frac{U-3.8V}{{R}_{0}}$,
则小灯泡额定功率:P=UI=3.8V×$\frac{U-3.8V}{{R}_{0}}$=$\frac{3.8V×(U-3.8V)}{{R}_{0}}$.
故答案为:(1)R=$\frac{U}{I}$;
(2)实物图的连接和电路图如上图所示;
(3)小灯泡短路;
(4)0.38;10;
(5)①2;3.8V;②1;③$\frac{3.8V×(U-3.8V)}{{R}_{0}}$.

点评 本题考查了连接实物电路图、实验故障分析、实验操作、电表读数、求灯泡功率、实验设计等,要注意电路图和实物电路图的连接要一一对应;
最后一问:实验设计是本题的难点,知道实验原理、应用串联电路特点与欧姆定律即可正确解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以下是肖李同学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进行的探究实验.
【猜想与假设】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
【设计与进行实验】
(1)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2)闭合开关,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的电压;
(3)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明明同学为了节省实验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
(4)测出AC间的电压.
【交流与评估】
UAB/VUBC/VUAC/V
1.21.83.0
(1)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
(2)明明同学用上面的方法能否测出L2两端的电压?为什么?不能,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3)方法改进后,测出AB、BC、AC间的电压记录在下面表格中.分析明明同学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填“等于”或“不等于”).
(4)这个实验在设计方案上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是:只进行一次实验就得出结论,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小明和小亮在体育课上练习推铅球时发现水平抛出的几个物体落地时间有差异,善于观察的他们想到水平抛出物体的这个“落地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思考讨论后他们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与抛出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与水平抛出的速度有关;
猜想三:与水平抛出点的离地高度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他们从探究实验室借来能控制发射速度的弹射器、两个质量不同的小钢球、刻度尺、电子秒表等实验器材,依照物理学习中的科学方法,在老师的帮助下按照如图所示的方法进行了实验探究,得到如表所示的实验数据.
实验
序号
钢球质量
m/kg
抛出点离地
高度h/m
水平抛出的
速度v/(m/s)
落地时间
t/s
落地点与抛出点
的水平距离x/m
110210.640.64
220210.640.64
310220.641.28
410420.911.82
请你通过分析表格里的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实验序号为1、2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实验序号为1、3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3)为了验证猜想三,应选用实验序号为3、4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4)可以得出实验结论:水平抛出的钢球落地时间与抛出点离地高度有关,与钢球质量和水平抛出的速度无关.
(5)还可得出“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与水平抛出的速度和抛出点离地高度有关”的实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小阳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什么因素有关”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实验装置,将电阻丝R1、R2分别密封在两个装有相等质量煤油的相同烧瓶中,已知R1<R2,电源电压相同且保持不变,a、b、c、d是完全相同的温度计.

(1)甲装置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是否有关.
(2)比较在相同时间内ac两支温度计示数变化情况,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是否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小明观察发现,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由此他猜想弹簧的伸长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为了验证猜想,小明决定进行实验.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如图1中所示的一根两头带钩的弹簧、若干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重力已知)、铁架台以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刻度尺.进行实验后小明记录数据如下表,表中数据明显错误的是第4次实验.
实验次数1234567
拉力(钩码总重)F/N0123456
弹簧伸长量△L/cm00.400.801.701.602.002.40
(2)去除错误的一组数据,在图2中作出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图线.
(3)由图象可验证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填“正确”或“错误”).
(4)小华认为试验中可以用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他的做法是:用弹簧测力计挂钩勾住弹簧下端向下拉来改变力的大小,力的数值由弹簧测力计读出.你认为用弹簧测力计好,还是用钩码更好一些?答:钩码;理由是弹簧测力计难控制,力的大小、弹簧的伸长量不易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如图所示,活塞式抽水机工作时是利用大气压把水抽上来的,它的手柄就是一个杠杆,由图可知,它属于一个省力(选“省力”或“费力”)杠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4.下列事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用力擦掉黑板上的粉笔字B.乒乓球拍上贴有橡胶皮
C.行李箱底部装有滚轮D.饮料瓶瓶盖侧面刻有密集的竖条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小明是一名热情的足球迷,学习之余经常观看足球比赛,以下是他应用所学物理知识对足球比赛中一些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前锋高高跃起,将队友从边路传来的球顶入球门--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空中飞行的足球最终落回地面--足球受重力作用
C.两球员奋力拼抢相撞,双双倒地受伤--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足球被踢出后,继续在草地上向前滚动--足球受到惯性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小明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BCDE四种情况下,B图中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最小.
(2)做B、C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3)做C、D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深度是否有关.
(4)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根据有关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1.2×103kg/m3
(5)小明用所学的浮力知识自制了“密度计”:选择一根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加适当的配重后封闭,使其能竖直漂浮在液面中.若放入水中,水面在管的A点处;放入另一种液体中,液面在B点处(如图乙).
①“密度计”上刻度A、B可分别表示的液体密度,则ρ>ρ(选填“>”、“<”或“=”).
②为了使简易密度计上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大一些,以使测量结果更精确,你的改进方法是换更细的吸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