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3.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通过观察测量获得下表相关信息
实验序号物距u/cm像距/vcm像的性质
13015倒立、缩小的实像
22516.7
32020倒立、等大的实像
41530倒立、放大的实像
55/正立、放大的虚像
(1)实验时,先将蜡烛、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2)由上表实验序号3可知:该透镜的焦距为:10cm;
(3)如图所示,其成像特点与实验序号4相同;其在生活中的主要应用是投影仪;
(4)实验序号5中没有记录像距是因为:成的是虚像,光屏接受不到,无法测量像距.

分析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安置好仪器后,为了让像显示在光屏的中央,需要调节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且u=v;
(3)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生活中的投影仪便是运用了这一特点;
(4)当u<f时,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光屏是无法承接的.

解答 解:(1)从实验操作可知,实验时,先将仪器安置好后,要调节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以便使所成的像呈现在光屏中央;
(2)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u=v.由表可知,第三组数据满足这一特点;2f=20cm,所以f=10cm;
(3)由图可以看出,此时蜡烛处于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生活中的投影仪运用了这一特点;
(4)由表中数据可知,u=5cm<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无法承接,无法测量像距.
故答案为:(1)光具座;同一高度;光屏中央;(2)10;(3)4;投影仪;(4)成虚像,光屏接受不到,无法测量像距.

点评 本题主要侧重三个方面.一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操作分析;二是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整理;三是对实验过程中一些现象的原因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如图所示,将铅笔水平挤压在两手指之间,按笔尖的手指较疼.铅笔静止时,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是平衡力(选填“相互作用力”或“平衡力”),所以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大小相等(选填“相等”或“不相等”).左、右两手指受到铅笔的压强分别为P和P,则P<P,(选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小柯同学注意到家里摆钟(如图所示)的摆在有规律地摆动,在观察小球摆动时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发现小球每摆一个来回的时间似乎都相等,于是小柯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小球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称周期T)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猜想①:可跟小球摆动的幅度有关;
猜想②:可跟小球质量有关;
猜想③:可跟绳子长度有关.
为验证自己的猜想,小柯用秒表测出了不同条件下,小球来回摆动多次所用的时间,算出平均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请回答:
(1)小柯采用测量小球来回摆动多次的时间取平均值的方法,而不是测量小球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来确定周期T,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
(2)为验证猜想②是否正确,小柯同学已准备了:秒表,刻度尺,还缺少一种实验室常用的测量仪器,它的名称是天平.试验中他应该控制小球摆动的幅度和绳子长度不变,改变小球质量进行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小莉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的焦距约是10cm.
(2)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如图2所示,若要使烛焰在光屏中心成像,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上(选填“上”或“下”)移动.
(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清晰的实像,投影仪(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4)小莉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镜片放在了蜡烛与凸透镜(靠近凸透镜)之间,移动透镜和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将近视眼镜镜片取下,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
①为了使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应将光屏向左(左/右)移动.
②如图3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表示小莉同学近视眼成像和矫正情况的是B
A. 乙、甲   B.丙、甲   C. 乙、丁   D. 丙、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
(1)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在另一侧移动光屏,距凸透镜10cm处,光屏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
(2)如图所示,将光具座上点燃的蜡烛的火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节在同一高度.移动光屏始终找不到像,这是因为透镜与蜡烛的距离小于10cm所致(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应将蜡烛向左(选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后,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3)把蜡烛移动到A处,移动光屏可得到放大的像(选填“放大”或“缩小”),此时光屏与透镜的距离应大于20cm.
(4)学校新购了一箱物理器材,小云同学将它从一楼搬到三楼,小彬同学想测定小云搬运器材过程中对箱子做功的功率.
①实验需要的主要器材为:磅秤、卷尺、秒表.
②小彬同学设计的测量步骤如下,其中多余的是B.
A、测出箱子的质量m      B、测出楼梯的总长度L    C、测出一楼到三楼的竖直度h
D、测出小云上楼所用的时间t     E、算出小云搬运箱子的功率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将蜡烛、薄凸透镜、光屏置于光具座上,调节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处.
(2)如图所示,将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40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在20cm刻线处,移动光屏到60cm刻线处,蜡烛在光屏上成等大的像.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3)保持透镜在40cm刻线处不动,将蜡烛向右移至25cm刻线处,移动光屏直到像清晰.这个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幻灯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光屏上像未画出),如图甲所示:

(1)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要调整三者的位置,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可是在实验中他发现光屏上的像偏下,那么他应该把凸透镜向上(选填“上”或“下”)调节,使像最终成在光屏的中央.
(2)通过实验他得到了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物距为30cm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照相机(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3)利用图甲中成像特点制成的是投影仪(选 填“照相机”或“投影仪”);保持透镜不动,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光屏上能(选填“能”或“不能”)再次出现清晰的像.
(4)蜡烛在燃烧过程中不断变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为使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央,应将凸透镜向下(选填“向上”或“向下”)移动.
(5)如图乙所示,烛焰的像重新回到了光屏中央,若将一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仅向右移动光屏,像又清晰了,由此可判定该眼镜片是近视(选填“近视”或“远视”)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有一位老师带领学生们一起对“立竿见影”的现象进行了研究.

(1)首先,老师请小海同学在图1的两图中画出清晨7点和上午10点,同一根竹竿同一地点在太阳下的影子(要求将影子标出),请你和小海同学一起来完成(“•”表示太阳).
(2)从这两张图比较来看,你发现影子的长短与太阳位置有关.古代人利用这个规律创造发明了日晷,并以此来粗略测量时间.
(3)为了进一步研究影子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海同学课后率领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图2实验: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根长杆,长杆上装有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点光源A,再在地面上竖立一根短木条(短木条始终低于点光源A).
(a)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位置不变,该同学将点光源A从图示位置逐渐向上移动,测得数据如下
点光源的高度H/cm2030405060
影子长度L/cm3015107.56
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在点光源逐渐上移过程中,若点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同,则影子长度L的减少的量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b)图2中S可表示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如果要研究影子长度L与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的关系,应如何操作?
答:应当保持短木条的长度不变以及点光源的高度不变,改变短木条的位置,测量相应的影子长度L并记录,分析数据并得出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3.一货柜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30m\s的速度前进,货柜宽1.8m.从垂直于车前进的方向飞来一颗子弹,子弹货柜的一侧射入,从另一侧射出,在货柜上留下的;两孔在车前进的方向上相距10cm,试求子弹飞行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