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0.小明同学设计的调光灯电路,如图所示.所用器材为:新干电池、回形针、导线若干,小电灯(2.5V 0.3A)、灯座、开关、铅笔芯、定值电阻各一个.
(1)小明利用现有器材实现电路中滑动变阻器功能的方法是:回形针作为滑动金属片,铅笔芯作为接入电路中的电阻.
(2)实验中用3节干电池串联,则电源电压为4.5V,小电灯的亮度能够(选填“能够”或“不能”)连续调节.
(3)定值电阻R的作用是分压,防止灯泡被烧坏.
(4)家庭中的台灯原理与此相似.若灯泡变暗时,是否省电?答:是.(是/否)

分析 (1)由于回形针是金属,能导电,铅笔芯是由石墨制成,故可用回形针作为滑动金属片,铅笔芯作为接入电路中的电阻.
(2)每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V,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节干电池的电压之和;
滑动变阻器可以连续改变电路中的电阻值;
(3)根据串分压的特点进行分析;
(4)根据总功率的变化来判断是否省电.

解答 解:(1)实现电路中滑动变阻器功能的方法是:可用回形针作为滑动金属片,铅笔芯作为接入电路中的电阻.
(2)3节干电池串联,电源电压为U=3×1.5V=4.5V;
滑动变阻器可以连续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所以灯泡的亮度可以连续的改变;
(3)由题意知,电源电压为4.5V,而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若没有串联定值电阻,当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为零时,灯泡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将会被烧坏,所以串联定值电阻是为了分压,防止小灯泡被烧坏.
(4)若灯泡变暗时,电路中的总电流变小,总电压不变,根据P=UI,电功率变小,相同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减少,省电.
故答案为:(1)回形针作为滑动金属片,铅笔芯作为接入电路中的电阻;(2)4.5;能够;(3)分压,防止灯泡被烧坏;(4)是.

点评 本题考查了滑动变阻器的应用及电功率的公式应用,属电学基础知识的分析,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一个底面积为100cm2、高为10cm的薄壁圆柱形容器【不考虑圆柱形容器的厚度】,装满水后对桌面的压强为1200Pa.现用一弹簧测力计悬挂一金属块,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4N,再将金属块轻轻浸入装满水的容器中,当金属块浸没后,将金属块缓慢取出后,擦干容器外壁,此时容器对桌面压强变为1140Pa,则:圆柱形容器的重力为2N,金属块的密度为9×103kg/m3.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是同学们做过的两个物理实验.图中的现象是“从B管右端向管内吹气,A管水面上升”,这种现象说明的原理是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量程为1A的电流表本身的电阻为0.1Ω,要把他改装成6A的电流表,需要并联一个阻值为0.02欧的定值电阻,如果将改装后的电流表测量某电路中的电流,原表盘的读数为0.6A,则此电路中的实际电流为3.6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请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判断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  )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左运动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右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谷歌公司推出了一款“谷歌眼镜”,如图它是一个戴在眼睛上的微型电脑,使用时要盯着眼前12mm处的镜片屏幕,上网阅读、观看视频等.它的推出让人惊叹科技的进步,但也带来诸如电磁辐射等负面影响,长期使用还会导致近视.近视眼需要配戴凹透镜(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来矫正,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后(选填“前”或“后”)移,直到恰好落在视网膜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用铝壶在天然气灶上将一壶水烧至沸腾的过程中,分析正确的是(  )
A.水的初温越高,加热时间越短
B.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
C.铝的比热容比水小,铝的吸热能力比水强
D.若天然气不能充分燃烧,其热值将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下列有关热机效率、燃料热值、物体内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热机所用燃料的热值越大,效率越大
B.热机所用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的内能越多,效率越高
C.物体的内能越大,温度越高
D.两物体间发生热传递是因为温度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创建平安和谐校园”是大家共同的心愿,必须注意安全,珍惜生命.下列做法中,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
A.雷雨闪电时,不要在树下躲雨B.空调插头应选用图中的甲
C.发生触电时,首先要切断电源D.做卫生时不能用湿抹布擦插座面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