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30、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小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的焦距约是
10
cm.
(2)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实像,
幻灯机
(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3)移动透镜和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接着小莉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镜片放在了蜡烛与凸透镜(靠近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
①为了使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应将光屏向
(左/右)移动.
②下列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表示小莉同学近视眼成像和矫正情况的是
B

A.乙甲;B.丙甲;C.乙丁;D.丙丁
分析:焦点指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的点,而焦距即为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当物体放在焦点之外,且物距介于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时,所成的像为放大倒立的实像;
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所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
近视镜相当于一个凹透镜,而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解答:解:(1)根据焦点和焦距的定义,当屏上出现最小最亮光斑时,
光屏与透镜的距离即为焦距,故答案为:10;
(2)此时物距为U=15cm,f<U<2f,故所成的像是放大倒立的实像,
幻灯机正是应用了此原理,故答案为:幻灯机;
(3)①因近视镜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当将近视镜置于凸透镜前时,会将所成的像向后移动,如要将像
清晰呈现在屏上,就向远离凸透镜,故答案为:右;
②近视眼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
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
一点而是一个模糊的光斑了.利用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
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凹透镜,就能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故选B.
点评:本题不光考查了凸透镜焦距的测定以及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还考查了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办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35、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如图所示;P点是2倍焦距处.
(1)他经过调节,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把蜡烛向
(选填“上”或“下”)调.
(2)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他把蜡烛移到A点处,并相应移动光屏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这次所成的是倒立、
放大
的实像,这一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是
投影仪

(3)再把蜡烛移到B点处,来回调节光屏,光屏上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像,此时要想看到这个像,应从图中的
C
(选填“C”或“D”)箭头所示的方向去观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3?德城区二模)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和蜡烛放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哪种光学仪器所成的像与光屏上像的性质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小明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同一高度
同一高度
.他来回调整蜡烛和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图
B
B
,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实像的是图
A
A
,成虚像的是图
C
C
.实验时有只飞蛾突然飞到凸透镜上把镜片挡住了一部分,光屏上的像
完整
完整
(填“完整”或“不完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8?房山区二模)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东风同学发现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是0-100cm,如图所示.而实验室只有两种规格的凸透镜:
甲:直径18cm,焦距35cm;
乙:直径4cm,焦距10cm.
为了较好地探究凸透成像规律,你认为他应该选用
透镜(选填“甲”或“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当在光屏上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像时,测得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为8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