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小明将试剂瓶中的部分蒸馏水倒入量筒后(如图),试剂瓶中剩余的蒸馏水和量筒中的蒸馏水相比,一定相同的是(  )

  A. 体积 B. 质量 C. 重力 D. 密度

 


试剂瓶中剩余的蒸馏水和量筒中的蒸馏水相比,一定相同的是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试剂瓶中剩余的蒸馏水和量筒中的蒸馏水相比体积、质量和重力不一定相同.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兴趣小组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安装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位于 ,其目的是

(2)小明将蜡烛和凸透镜放置在如图所示位置,要得到明亮、清晰的像,则光屏放在65cm刻度线与 cm刻度线之间的某个位置,利用此时的成像原理可制成

(3)小红将蜡烛移动到20cm刻线处,仍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再移动光屏,在光屏上会成清晰的、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实验过程中,蜡烛在燃烧中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

(4)小虎同学将蜡烛和透镜固定,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利用如图17所示的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U形管相当于一个 。向图甲中的U形管内注入适量的红墨水,当红墨水静止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

(2)如图乙所示,他将橡皮管的一端紧密地套在U形管左侧的端口后,多次改变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并比较每次的深度及相应的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这是为了探究 。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3)他换用其他液体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当探头在下列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最大的是 (选填字母)。

A. 酒精(ρ酒精=0.8×103 kg/m3

B. 植物油(ρ植物油=0.9×103 kg/m3

C. 盐水(ρ盐水=1.1×103 kg/m3

(4)若图乙中U形管左右两侧红墨水面的高度差h = 10 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约为 Pa。(ρ红墨水≈1.0×103 kg/m3)(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目前我国研发一款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环保车。汽车使用前需要压缩、存储气体,这一过程通过            的方式使气体内能增加;开动时,释放的气体推动发动机,将气体的内能转化

          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某种特性,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7所示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后温度/℃

60

20

6

45

食用油

60

20

6

68

(1)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是为了使两种液体 ,通过比较 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 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用 这个物理量来描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小明想设计一种能反映并可调节高低的电热毯电路,其原理是:顺时针转动旋钮型变阻器触片,通过电热丝的电流增大,产热加快,温度升高,反映温度高低的“仪表”(电压表)示数变大,下列电路图符合设计要求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我市泰顺盛产板栗,板栗加工厂通常采用“低压法”去壳:在2千帕低压条件下,将板栗加热到一定温度,板栗内的水分汽化,短时间内无法逸出,致使壳内外存在很大的气压差,使外壳爆裂实现去壳.某科研小组想研究板栗用“低压法”爆壳时,爆壳率与温度的关系.图甲是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过程如下:

①准备实验板栗若干份,每份2千克.

②设置爆壳箱内气压恒为2千帕,分别在60℃、65℃、70℃、75℃和80℃的温度下对5份实验板栗进行爆壳,每次爆壳时间均为60分钟,记录爆壳数并计算爆壳率.

③重复步骤②进行多次实验,并计算各温度下爆壳率平均值,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

(1)实验板栗除了品种相同外,还需控制哪些因素相同? _________ (写出2点).

(2)分析图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 

(3)查阅资料得知:板栗壳内外气压差越大爆壳率越高,同时壳内气体更容易逸出,科研小组又进行如下实验:取2千克实验板栗,先在气压恒为101千帕、温度恒为80℃的条件下预热30分钟,然后立刻放入气压恒为2千帕、温度恒为80℃的爆壳箱中进行30分钟爆壳,多次实验发现平均爆壳率上升为90%,请解释其原因: 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将灯L1接在电压为6V的电路中,功率为6W,若保持电路电压不变,再在电路中连入电灯L2,其灯泡上标示的数字如图所示,使电路的总功率为9W,在下图所示的电路中,连接正确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图16所示,隔着石棉网同时加热两规格相同的试管,试管中分别装有质量相同、初温均为20℃的煤油和水。若加热时间相同,则煤油和水吸收的热量          (填“相同”或“不同”);若煤油和水的温度都升高到40℃,则        需加热较长的时间。(cc煤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