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2.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2米的两点,甲从P点、乙从Q点同时沿直线相对而行,它们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甲、乙在做匀速直线运动(选“甲”或“乙”或“甲、乙”);乙的速度为2米/秒;经过3秒,甲、乙相距3米.如果丙以甲的速度从P跑到Q,再以乙的速度跑回来P点,则丙总共耗费10秒完成任务.在整个过程中丙的平均速度是2.4米/秒,合8.64公里/小时.

分析 (1)分析图象中的数据和函数(s-t)关系,可看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并根据s-t关系,求出甲乙的速度;运用速度公式的变形分别求出甲乙的路程,最后求出3秒后甲乙的距离;
(2)已知P、Q间距离和甲、乙的速度,可以得到丙来回两次所用时间;已知丙通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可以得到平均速度.

解答 解:
(1)从图象可知,甲乙通过的路程都与使用时间成正比,即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在图乙的图象中可看出,当时间为6s时,路程为12m,
所以速度为v=$\frac{s}{t}$=$\frac{12m}{6s}$=2m/s;
由甲的图象可得甲的速度为v=3m/s;3s后,甲乙通过的路程分别为:s=vt=3m/s×3s=9m;s=vt=2m/s×3s=6m;
3秒后甲、乙的距离为s=s+s-s0=9m+6m-12m=3m;
(2)丙从P到Q的时间t1=$\frac{{s}_{PQ}}{{v}_{甲}}$=$\frac{12m}{3m/s}$=4s,从Q到P的时间t2=$\frac{{s}_{QP}}{{v}_{乙}}$=$\frac{12m}{2m/s}$=6s,
丙共用时间t=t1+t2=4s+6s=10s;
丙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v=$\frac{{s}_{PQ}+{s}_{QP}}{{t}_{总}}$=$\frac{12m+12m}{10s}$=2.4m/s=8.64km/h.
故答案为:甲、乙;2;3;10;2.4;10;8.64.

点评 此题考查了速度有关的知识和对图象的分析处理能力;从图象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并运用速度的公式求出题目中的有关物理量,是正确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B端移动,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的变化情况分别为(  )
A.变小,变大B.变小,变小C.变大,变小D.变大,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物态变化中,都是吸热的是(  )
A.升华、熔化B.汽化、凝华C.液化、凝固D.熔化、液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物态变化中,都需要放热的一组是(  )
A.熔化、汽化B.熔化、液化C.液化、凝华D.液化、升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17.如图所示,以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连接,L1、L2并联,电流表测L1的电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所示,小球A上端被竖直悬线挂于O点,下端与水平桌面相接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悬线一定发生弹性形变
B.桌面一定发生弹性形变
C.悬线对球A的弹力是悬线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D.悬线和水平桌面对球A的弹力都是球A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如图所示,木块A的重力为6N,底面积为50cm2,体积为1000cm3,木块A的底部与一个足够高的容器底部连接着一轻质弹簧,该弹簧不受外力时的长度为10cm,弹簧上产生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若木块A浸入水中的体积占总体积的$\frac{1}{5}$,液体深度是12cm,则此时弹簧对A物体的作用力为4N.向容器中加水,当A物体刚好浸没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3.2×103P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如图所示,a是一个铁丝圈,中间较松弛的系着一根棉线,图b是浸过肥皂水的铁丝网,图c表示用手指轻碰一下棉线的左边,图d表示棉线左边的肥皂膜破了,棉线被拉向右边,这个实验说明了分子间存在引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