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如图所示,某同学用水平推力推静止在平直公路上的汽车,没有推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虽然汽车未被推动,但推力一定等于汽车的重力
B.虽然汽车未被推动,但推力等于汽车所受的阻力
C.因为汽车太重,推力小于汽车的重力,所以汽车未被推动
D.因为推力小于汽车所受的阻力,所以汽车未被推动

分析 本题目是考查学生对于平衡状态以及平衡条件的掌握程度,首先要判断汽车处于什么状态,然后再判断在这种状态下力的关系.

解答 解:用水平力推静止的汽车,没有推动,即汽车仍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其受力平衡.在水平方向上,人对汽车的推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竖直方向汽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平衡力的判定,一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将一个实心铁球浸没在酒精中,排开了50g的酒精,则铁球受到浮力为0.5N.在上述过程中,如果换成体积相同的实心铜球,那么,铜球受到的浮力大小为0.5N.(ρ酒精=0.8×103kg/m3,取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某同学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个物体的重力时,错将物体挂在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4N,则物体的重力(  )
A.一定等于4NB.一定大于4N
C.一定小于4ND.以上判断均不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4.如图(1)所示电路电源两端电压不变,R1是电阻箱,R2是定值电阻.当开关S闭合后,逐步改变电阻箱接入电路的电阻值,根据记录到的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绘制的图象如图(2)所示.由此可知(  )
A.电源电压为10V
B.定值电阻R2的电阻值为20Ω
C.电路消耗电功率的最大值为7.2W
D.电阻箱R1接入电路的最大电阻值为100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上周学校购买了一批水龙头,据商家说其材料是铜质的,实验室的老师组织了九年级的一些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商家的说法.他们把一个水龙头用轻质细线捆好后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在空气中测得它的重力为1.6N,再把这个水龙头浸没在水中,如图所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1.4N(p=8.9×103kg/m3,g=10N/kg).求:
(1)每个水龙头的质量是多少?
(2)若水龙头底部距水面20cm,则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为多少帕?
(3)这个水龙头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有多大?
(4)这批水龙头的密度是多少?商家的说法是否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如图所示的情景主要表明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当羽箭被射出后能在空中继续飞行,是因为羽箭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小梅的妈妈为了改善早餐的营养,买了一台全自动豆浆机.如图甲所示.图乙是豆浆机的主要结构:中间部分是一个带动刀头的电动机,用来将原料进行粉碎打浆;外部是一个金属圆环形状的电热管,负责对液体加热煮沸.下表是这个豆浆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图丙所示是豆浆机正常工作做一次豆浆的过程中,电热管和电动机交替工作的“P-t”图象.
型号SYL-666
额定电压220V
额定频率50Hz
电机功率120W
加热功率1210W
容量1500mL
请解答下列问题;
(1)豆浆机正常工作时的最大电流是多大?
(2)豆浆机正常工作做一次豆浆,总共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3)小梅从学习中得知,导线其实是有一定电阻的,她想在豆浆机工作的时候测量该支路导线的电阻,于是小梅将家里的其它用电器都关闭,同时发现家里的稳压器显示的电压为220V,她观察到豆浆机的电热管工作时,家里标有“1200r/kW•h”字样的电能表转盘在1min内转过了20转.此支路导线的电阻是多大(不考虑电热管的电阻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波是电磁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超声波在医学上能粉碎结石是因为超声波具有能量
C.听众在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响度不同
D.通过居民区的高速铁路需加装隔音屏障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实验桌上有如图所示的试验装置,其中E板和F板关于ON对称,F板能以ON为轴自由旋转,还提供了一支激光笔,小明计划用这些器材探究“光的反射规律”.他首先探究了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的问题.小明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1)将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E、F板以ON为轴立在平面镜上.
(2)将F板与E板旋转到同一平面,用激光笔发出一束沿E板AO方向射向平面镜O点光,观察在右侧F板上能否看到反射光OB,并将现象记录在表格中.
(3)将F板向后旋转一定的角度,观察F板上能否看到反射光,并将现象记录在表格中.
(4)将F板与E板再次旋转到同一平面,改变激光笔的位置,用激光笔发出一束沿E板A′O方向射向平面镜O点的光,观察在右侧F板上能否看到反射光OB′,并将现象记录在表格中.
(5)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观察在右侧F板上能否看到反射光OB′,并将现象记录在表格中.
 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 当E、F板在同一平面时,反射光线的位置 当E、F板不在同一平面时,反射光线的位置
 入射光线AO和法线ON在E板上 反射光线OB不在F板上 反射光线OB不在F板上
 入射光线A′O和法线ON在E板上 反射光线OB′不在F板上 反射光线OB′不在F板上
(1)请你根据实验现象对该试验操作进行评估,你觉得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步骤(1)中没有将E、F板以ON为轴垂直立在平面镜上.
(2)请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请写出实验步骤,画出实验记录表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