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4.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李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判断出无气味的是水.小唐则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
(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小(选填“大“或“小“).小唐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相平.
(2)小唐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图甲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图甲烧杯中盛的是酒精.他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因为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
(3)小唐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大,表示液体的压强越大;小唐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不变.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分析 (1)液体压强计就是利用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体现压强的,压强越大,U形管液面高度差越大;
(2)压强计测量液体压强时,就是通过橡皮膜来感知压强的,通过橡胶管中气体压强的变化来改变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的,若液体压强计漏气,U形管中的液面就不会变化;
(3)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有:液体的密度和浸入液体的深度,在探究与其中的一个因素时,就要控制另一个因素一定.

解答 解:(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都会有漏气现象,因此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小;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橡皮膜不受液体的压强,因此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相平;
(2)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有:液体的密度和浸入液体的深度,实验中没有控制金属盒浸入的深度相同,因此得出的结论不可靠;
(3)液体密度相同时,压强与深度有关,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压强越大,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大;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因此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不变.
故答案为:(1)小;相平;(2)深度;(3)大;相等.

点评 这是一道综合实验题,此题的难点是液体压强计的有关知识,我们要了解压强计的原理,知道液体压强计的操作要求,还要能灵活运用控制变量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有的小汽车前排座位中安装有高低档的电加热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其中R1=12Ω,R2=6Ω,两个都闭合后,通过R1的电流为2A,求:
(1)R1两端的电压;
(2)通过R2的电流;
(3)使用高档热时,电热装置的总功率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甲、乙两组同学在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对营养餐中牛奶的密度进行了研究.
两组同学实验步骤如下表:
甲组乙组
1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1用天平称出空烧杯质量m1
2将一部分牛奶倒入量筒中,读出示数V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2
3再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m2将牛奶全部倒入量筒中,读出示数V
4牛奶密度的表达式是:牛奶的密度ρ=$\frac{{m}_{2}-{m}_{1}}{V}$
(1)甲组测出的牛奶密度表达式是:ρ=$\frac{{m}_{1}-{m}_{2}}{V}$.(用实验中测出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2)你认为甲组(填:“甲”或“乙”)同学的实验方法更好.
(3)如图是某同学在称量过程中的一部分操作,图中错误的操作是:物体放右盘、砝码放左盘了(或用手拿砝码)(写出一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15℃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水的密度是1.0×103kg/m3;1200cm2=0.12m2;200mL=2×10-4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悉尼科技大学的研究小组研发了一种独特的复合材料--石墨纸,如图所示.其成分以石墨为主,薄如纸张,比钢要坚硬10倍且轻巧,还可以回收再利用.未来应用非常广泛.与钢相比较石墨纸有哪些优点?至少写出两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我国正在筹建世界上第一条商业磁悬浮列车线路,磁悬浮列车是利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来实现悬浮的(填:“同名”或“异名”).我国古代科学家沈括最早发现磁偏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触左边的音叉,敲击右边的音叉时发现乒乓球被弹起.如果将这个实验拿到月球表面上去做,出现的现象会是(  )
A.乒乓球一定会被弹起B.乒乓球一定不会被弹起
C.乒乓球不一定会被弹起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l)小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10cm.
(2)实验前小明同学调整了凸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3)实验过程中,她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如图所示,若要使烛焰成像在光屏中心,只调节蜡烛,应将蜡烛向上(填“上”、“下”)调节.
(4)保持蜡烛距透镜15cm,移动光屏直到光屏得到得到一个放大(选填“放大“或“缩小“)、倒(选填“正“或“倒“)立的实像.举出一个该规律应用的实例,如投影仪.
(5)若此时用不透明的纸片遮去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出现C
A.烛焰像上半部消失   B.烛焰像下半部消失   C.烛焰像变得模糊    D.烛焰像变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在物理学中,把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并指向表面的力叫做压力,并用压强来表示压力产生的作用效果.用980牛的压力作用在2米2的面积上,产生的压强为490帕,它的物理意义是1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49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