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8.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液化有两种方法: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压缩体积.

分析 (1)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
(2)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压缩体积.

解答 解:
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液化有两种方法: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压缩体积.
故答案为:气;液;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液化以及液化方式的掌握,属于热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学习小组用刻度尺与停表记录一辆遥控小车的运动情况,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路程与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回答以下问题.
(1)小车在前2s内的速度为1m/s.
(2)小车在第4s时的情况是怎样的?在距离原点2m处静止.
(3)小车车速最快是哪个时段,速度是多少?
(4)小车7秒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关于光的传播和光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小孔成像中,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B.光年是长度单位
C.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D.在水中声速大于光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夜晚,当汽车发出的光照射到自行车尾灯上时,司机看到尾灯反射的光,就能及时避让.如图中有关自行车尾灯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身高1.6m的高杰同学,站在高1m竖直悬挂的平面镜前0.5m处,她在镜中的像高是1.6m,像和她相距1m.若此人以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2s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2.5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1)如图1所示,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会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增大(填“增大”、“减小”、“不变”).此现象说明了分子间有引力.
(2)如图2所示,大口玻璃瓶内有一些水.给瓶内打气,出现的现象是瓶塞弹出,瓶内有白雾
(3)这个实验说明了:物体对外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会减少(填“增加”、“减少”、“不变”)其中“雾”的形成属于液化(填物态变化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一根导体两端加3V电压时,通过的电流正好是0.1A,该导体的电阻是30Ω,如果这根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6V,则通过导体的电流是0.2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图1所示的器材测量标有“2.5V”字样的小灯泡L的电功率,其中电源电压恒为6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50Ω 1A”字样.

(1)在图1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电压表的量程选取最合理).
(2)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器可以对电路起保护作用,因此闭合开关前,滑片应移到A端(选填“A”或“B”).
(3)实验小组的同学实验测得了如下数据:
U/V0.51.01.52.02.53.0
I/A0.140.240.340.440.500.54
由数据可知:当电压U=2.5V时,灯泡正常发光.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约为1.25W.
有同学分析数据后发现表格中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值与电压值不成正比,检查两电表均无故障,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灯丝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4)找到原因后,同学们用一电阻箱替换了小灯泡.重新探究了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终于得出了“通过导体的电流值与电压值成正比”.接下来他们继续探究了“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他们进行了多次实验,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其中第二次实验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其电流大小为0.3 A.
实验次数U(V) R(Ω)I(A)
1
3
50.6
210
3150.2
分析表二数据可知: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阻值成反比
(5)本实验中测量了多组数据,老师告诉同学们:在许多实验中都需要进行多次测量,有的是为了从不同情况中找到普遍规律,有的是为了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你认为下列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与本实验相同的是①(填序号).
①探究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和它的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间的关系;
②用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③测量物体的长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白炽灯灯泡内的钨丝正常工作时温度高达2000℃左右(钨的熔点是3410℃),长期使用后,钨丝因先升华(选填“升华”或“凝华”,下同)后凝华使灯泡内壁变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