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7.在测量标有电压为2.5V的某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第一次测量时的电压等于2.5V,小灯泡正常发光,以后调节滑动变阻器,让电压逐次下调,使灯丝温度不断降低,灯泡变暗直至完全不发光.记录测量的数据.
数据序号1234567
发光情况明亮不很亮不亮较暗微光熄灭熄灭
电压U/V2.52.11.71.30.90.50.1
电流I/A0.280.260.240.210.190.160.05
算出的电阻R/Ω8.98.17.16.24.73.1

(1)测量原理:R=$\frac{U}{I}$
(2)根据实验电路图(图甲),连接实物电路(图乙),要求滑片向右移动时,小灯泡变亮.
(3)第一小组连接好电路后,无论怎样移动滑片,小灯泡不发光,而电流表、电压表有示数.原因可能是将变阻器的最大电阻连入了电路.
第二小组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无论如何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接近于电源电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灯泡断路.
第四小组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但电流表有示数.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C.
A、更换小灯泡    B、检查电路是否断路    C、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观察小灯泡亮度
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示数为0.25A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丙为1.8V,则此时小灯泡电阻为7.2Ω.
(4)上表是第五小组得到的数据,这个小灯泡的额定电阻是8.9Ω.观察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小灯泡的电阻值存在明显差异,原因可能是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5)这个实验电路图,不能(能、不能)验证欧姆定律.这个实验电路,还可以完成的实验是测灯的电功率.

分析 (1)测量某小灯泡电阻的原理为:R=$\frac{U}{I}$.
(2)根据要求滑片向右移动时,小灯泡变亮确定变阻器的连接.
(3)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电流表、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路为通路,小灯泡不发光,说明电路中电流过小,据此分析可能的原因.
若电流表示数为0,灯不亮,说明电路可能断路;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连通,则与电压表并联的支路以外的电路是完好的,则与电压表并联的灯泡断路了;
为保护电路,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据此分析.根据图中电压表小量程读数,根据欧姆定律求电阻.
(4)灯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发光,据此回答;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5)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验证欧姆定律的要求,结合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分析;
原电路中,电压表测出电压,电流表测出电流,据此分析.

解答 解:(1)测量某小灯泡电阻的原理为:R=$\frac{U}{I}$
(2)要求滑片向右移动时,小灯泡变亮,即电流变大,电路中电阻变小,将滑片以右电阻丝连入电路中,如下所示:

(3)第一小组连接好电路后,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电流表、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路为通路,小灯泡不发光,说明电路中电流过小,则变阻器失去了变阻的作用,原因可能是:将变阻器的最大电阻连入了电路.
经分析,合开关,发现无论如何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接近于电源电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灯泡断路
为保护电路,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此时电路中电流较小,四小组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但电流表有示数.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观察小灯泡亮度,选C.
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示数为0.25A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丙,图中电压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1V,示数为1.8V,则此时小灯泡电阻为:
R=$\frac{U}{I}=\frac{1.8V}{0.25A}$=7.2Ω.
(4)灯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发光为,由上表可知据,这个小灯泡的额定电阻是8.9Ω.观察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小灯泡的电阻值存在明显差异,原因可能是: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5)验证欧姆定律,即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要控制电压不变,只改变电阻大小;
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要控制电压不变;由于灯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其大小不知,故这个实验电路图不能验证欧姆定律.
因电压表测出电压,电流表测出电流,故这个实验电路,还可以完成的实验是测灯的电功率.
故答案为:(1)R=$\frac{U}{I}$;(2)如上所示;(3)将变阻器的最大电阻连入了电路;灯泡断路;C;1.8;7.2;(4)8.9Ω;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5)不能;测灯的电功率.

点评 本题测某小灯泡电阻,考查实验原理,电路连接、故障和反常现象的分析、电压表读数、电阻计算、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并与验证欧姆定律和测电功率的实验作比较.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如图所示,某同学做“引体向上”时,在时间t内完成n次,已知他每次上升的高度相同,且他的质量为m,脚离地面最低距离为h1,离地面最高距离为h2,则它做引体向上的平均功率为$\frac{nmg({h}_{2}-{h}_{1})}{t}$.(g为已知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如图所示,轻质木杆AB可以绕O点转动,OA的长度是OB的2倍,B端细线下所挂280N的重物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A点用100N的动力竖直向下拉动,木杆静止不动,则重物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80N,此木杆为省力(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所示,重15N的物体在200N的水平压力F的作用下,沿竖直墙面匀速下滑,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
A.15NB.200NC.大于200ND.小于15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明同学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56789101112
温度/℃9193979898989898
(1)由实验记录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此时水的沸腾的温度是98℃.
(2)实验得到的结论与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100摄氏度有明显差异,其原因可能是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
(3)小明同学在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水量多(写出一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如图甲是同学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境.若蜡烛A距玻璃板4cm,则蜡烛B距玻璃板4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若蜡烛A在玻璃板中的像偏高且倾斜,则图B 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用相应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A、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B装置)
(1)甲组同学为了更顺利的完成教材中水的沸腾实验,他选择的是B(填“A”或“B”)套装置.
(2)乙、丙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C所示:a、b两种图象不同的原因是水的质量不同.
(3)通过分析图象C,归纳出水沸腾时的特点有:
①吸收热量;②温度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6.火车从甲站到乙站的正常行驶速度是60km/h,有一列火车从甲站开出,由于迟开了200s,司机把速度提高到72km/h,才刚好正点到达乙站,则甲、乙两站的距离是多少千米?该火车从甲站到乙站正常行驶的时间是多少小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7.测电笔中有一个高阻值的电阻,这样可使测电笔测家庭电路(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的火线时,加在人体身上的电压在安全电压(36伏)以内.若测电笔氖管发光时的电流为0.2毫安.则:
(1)测电笔中的高阻值电阻与氖管是串联(填“串联”或“并联”).
(2)测电笔中的高阻值电阻的电阻不应小于多少欧姆?(不计氖管电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