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某同学用电流表测电流时,使用了 “+”和“0.6”接线柱接入电路,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超出刻度范围,则他应该选择的量程为 ,如果电流表的指针反向偏转,这是因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届辽宁大石桥水源镇九年制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自己设计了一个实验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大小关系。他实验时组装了如图所示的两套规格完全相同的实验装置,记录结果见下表:

燃料

加热前的水温/℃

燃料燃尽后的水温/℃

煤油

25

44

菜籽油

25

34

(1)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合理的顺序是(甲图中):应先调整、固定________的位置(选填“A”或“B”)。

(2)为了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小明同学选择了两套相同的装置,在实验中还应控制:煤油和菜籽油的________及________相同。

(3)通过表中记录的数据,你认为煤油和菜籽油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________。

(4)该同学实验前用天平测出了烧杯中水的质量及两灯中燃料的质量,并根据记录的数据,利用公式Q吸=cm(t-t0)计算出了水吸收的热量,然后再利用这个热量计算出煤油的热值,发现结果与课本中给出的煤油热值相比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观察装置图,请你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届湖南省邵阳县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模拟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下列四句话中,热字表示:(选填“温度”“内能”“热量”)

天气真热 ;摩擦生热 ; 物体放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届湖南省邵阳县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模拟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内能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内能越大

B、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C、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

D、内能和温度有关,所以0oC的水没有内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届湖北省天门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一实验小组用如图1所示的器材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用三节干电池串联供电,他们选择了两只规格不同的小灯泡L1、L2,其中L1电阻值已知,L2电阻值未知.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验电路.要求:L1和L2串联,电压表测量两灯串联后的总电压.

(2)小明用电压表测量L1两端电压时,直接选用0-3V的量程,小悦说这样不行,规范的操作方法应该是

(3)在测量L2两端电压时,两灯突然熄灭,电压表示数变为0,用电压表检测L1两端电压,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出现此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4)他们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得出一组实验数据如下表.为了得出串联电路电压关系的普遍规律,他们还应

L1两端电压U1(V)

L2两端电压U2(V)

电路两端总电压U总(V)

1.5

2.8

4.3

(5)另一实验小组的小宝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电压U2随电压U1变化的图象,如图2所示,请你根据该图象写出电压U2和U1的关系式:U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届湖北省天门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甲、乙两个物体,质量之比为2:1,比热容之比是3:2,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之比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届湖北省天门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上负电荷,可以看到A的金属箔张开,B的金属箔闭合。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如图所示),观察到A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减小,B的金属箔由闭合变为张开。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金属杆是导体

B.两金属箔片能够张开是因为带上了同种电荷

C.实验中金属杆和金属球接触的一瞬间,B验电器中的金属箔带上了负电荷

D.实验中金属杆和金属球接触的一瞬间,金属杆中电流方向是自A流向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届福建省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 电池被烧坏 B. L1、L2都不发光

C. L1发光、L2不发光 D. L1不发光、L2发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东台市第六教育联盟八年级上月考二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医用体温计使用后的消毒方法是

A.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 B.放在沸水中煮

C.用酒精擦洗 D.用清水冲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