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第一个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
A. 法拉第
B. 安培
C. 奥斯特
D. 焦耳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
B. 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
C. 水结冰后质量增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D. 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关于物理学家及其贡献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B.德国科学家欧姆最早发现了电流、电压与电阻的关系
C.丹麦科学家奥斯特最早发现了电可以生磁
D.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凸透镜、蜡烛、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
(1)要使光屏处在像的位置,在蜡烛和透镜不动的情况下,光屏就向移动,直到屏上的像为止.
(2)在完成(1)基础上,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透镜不动,光屏上得到一个、实像.
(3)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蜡烛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的向移动.
(4)换用另一块凸透镜,再次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到同一高度后,在光具座上无论如何移动光屏,都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中甲是“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除了图甲中所示的器材,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
(2)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插入固体粉末中,不要碰到试管底或_____.若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读数为_____℃.
(3)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熔化过程经历的时间是____________min,该物质是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温度/℃ | 40 | 42 | 44 | 46 | 47 | 48 | 48 | 48 | 48 | 50 | 53 |
(4)当物质的温度达到 44℃时,物质处于_____态.第 7 分钟时,物质处于_____态(均
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5)能反映上述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是图丙中的_____(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中学在70年国庆音乐会上,学校交响乐团演奏了多首曲目,观众很容易分辨出不同乐器演奏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所发出声音的______不同;演员敲击定音鼓时,因鼓面______而发声,声音通过______传到观众的耳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取适量这种液体的样品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量筒放在水平台面上,将盛有适量液体的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内,改变右盘中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此时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及杯内液体的总质量为_____g;
(2)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甲、乙、丙三位同学不同的读数方法:其中正确是_____同学,则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_____cm3;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106g;
(3)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此种液体的密度为_____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