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某市投放了150辆以天然气或汽油作为燃料的双燃料汽车,为改善空气质量做了很大的贡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
B.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它是可再生能源
C.在压缩冲程中,燃料混合物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D.汽油与天然气相比,燃烧时汽油对环境的污染较小
C

试题分析: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多少不仅与燃料的热值有关,还与燃料的质量有关,选项A是错误的;天然气在使用过程中,不能短时间内从自然界中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选项B是错误的;在压缩冲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燃料混合物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选项C是正确的;汽油与天然气相比,燃烧汽油时对环境的污染较大,选项D是错误的。故本题应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为了探究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此有关,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烧杯号液体质量
(g)
初温
(℃)
末温
(℃)
加热时间(min)
1300203012
215020306
3煤油30020306
4煤油30020253
(1)分析比较______(填烧杯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都相同时,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不同.
(2)分别分析比较1、2和3、4两烧杯的实验记录,结合(1)中的结论,然后综合归纳可得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______、______、______有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5分)海燕家中电热水壶的铭牌如图所示,其中额定功率已经看不清.将电热水壶装满初温为20℃的水,让其单独工作,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将水烧开用时5分钟,她家标有600R/kW?h”字样的电能表旋盘转动了120转.则电热水壶中水的质量是   kg;水吸收的热量是   J;电热水壶工作时的实际功率是   W;水吸收的这些热量,如果由无烟煤燃烧来提供,则至少需要提供   g的无烟煤.
(ρ=1×103kg/m3;c=4.2×103J/kg?℃、q无烟煤=3×107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关于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燃烧情况有关
B.容易燃烧的燃料的热值一定大
C.煤的热值比干木柴的大,煤燃烧放出的热量比干木柴放出的热量多
D.0.5kg煤油和1.5kg煤油的热值一样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两个冲程,甲图显示的是汽油机的      冲程,乙图中是     能转化为    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7分)在探究物质某些属性的实验中,有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套完全相同装置,燃料的质量都是10g,烧杯内的液体质量也相同。

(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        两图进行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选择      两图进行实验;
(2)实验中,甲与丙的加热时间相同,目的是为了                                  
最后发现丙图中的温度计示数较高,据此可得到的结论是                        
(3)该实验过程主要用到的两种物理研究方法是                         
(4)已知酒精的热值为3.0×107J/kg,完全燃烧10g酒精放出的热量为         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能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为了缓解能源危机,必须开发新的能源才能满足人民的需求。 “可燃冰”作为新型能源,有着巨大的开发使用潜力。同等条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的数十倍,说明“可燃冰”的_________很大。以10倍的关系粗略计算,1kg“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J,这些热量可以使_________kg的水在1标准大气压下从20℃加热刚至100℃[c=4.2×103J/(kg?℃  q煤气=4.2×107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如图甲所示,在胶卷盒中滴入几点酒精后密封,在下方电火花发生器产生电火花后看到的现象是______,该过程模拟的是______(发电机/电动机/热机)的工作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如图是汽油机          冲程。这过程是将        能转化为        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