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演绎式探究:

现在,叶子和小雨要研究有关电场强弱的问题:

(1)电场强度:

我们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同样,带电体周围存在电场。我们用电场强度E表示电场的强弱。在电场中各点E的大小一般是不同的,E越大,表示该点电场越强。不同点E的方向也一般不同。如图所示,若一个小球带的电量为q,则与其距离为r的A点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k (k为常数),这说明距离带电体越远,电场越________。A点处E的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

(2)环形带电体的电场强度:

如图所示,有一个带电均匀的圆环,已知圆环的半径为R,所带的总电最为Q。过圆环中心O点作一垂直于圆环平面的直线,那么在此直线上与环心相距为x的P点处的电场强度EP的表达式是怎样的呢?

小雨首先把圆环均匀分割为许多等份,每一等份的圆弧长度为,则每一等份的电量

为____________;每一等份可以看作一个带电小球,则每一等份在P点所产生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1=_____________;E1沿着OP方向的分量_________。EP的大小等于圆环上所有等份的E1x大小之和,即EP=________。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科学兴趣小组想探究风力火箭发射高度是否受火箭的质量、箭尾空心锥体的锥角大小的影响,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大功率鼓风机提供风力火箭升空的动力,推动火箭向高空发射。

兴趣小组成员制作了若干个风力火箭作品,在无风环境中进行实验,分别记录火箭发射的高度(以楼层高度表示)。每个作品均重复3次实验,计算出平均值.,记录数据并绘制成 图甲和图乙所示的柱状图。

每个作品均做3次实验,并取其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分析图甲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图乙发现,锥角对火箭发射高度影响不大,请分析其中的原因: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家庭电路的电度表标有“220V 10A”字样,家中正在使用的电器有一台100W的电冰箱,两个40W的日光灯。此时需要再用一个20W的台灯,可每当台灯的插头插进插座时,空气开关就“跳闸”,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          B.日光灯管断路

C.插座或台灯短路              D.电冰箱的功率突然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鼠标在鼠标垫上移动时,为什么屏幕上的光标会随之移动?”小科对此感到好奇,于是进行了下列实验:用相同大小的压力,让鼠标以相同的速度分别在鼠标垫、平整的桌面和光滑的玻璃面上移动,发现鼠标在鼠标垫上移动时,光标移动正常;在桌面上移动时,光标移动不灵活;而在玻璃面上移动时,光标基本不移动。

(1)小科做上述实骏是因为他猜测:光标会随鼠标的移动而移动,可能与鼠标移动时受到的 大小有关。通过上述实验小科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2)小敏仔细观察了通电时的鼠标,发现鼠标的反面有如图所示的发光点和小凸点,因此他对小科结论的正确性产生了怀疑。于是,他在不拆开鼠标的前提下,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证明小科的猜想是错误的!“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光标随着鼠标的移动而移动?”小科和小敏又开始新的探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驾乘人员使用安全带的必要性展开了探究。实验如下:

Ⅰ.如图甲,让载有正方体橡皮泥的实验小车,分别从斜面的A、B处自由下滑,观察小车与障碍物碰撞后橡皮泥抛落、受损情况,记录数据如下表。

Ⅱ.如图乙,用胶带纸将相同橡皮泥绑在小车上,重复上述

实 验

车在斜面上位置

是否绑胶带纸

橡皮泥第一次

落地点到碰撞

处距离/厘米

橡皮泥受 损程度

实 验

车在斜面上位置

是否绑胶带纸

橡皮泥第一次

落地点到碰撞

处距离/厘米

橡皮泥受损程度

A

10.2

磨损较多

A

O

不明显凹痕

10.9

磨损较多

O

不明显凹痕


10.0

磨损较多

O

不明显凹痕

B

17.4


磨损多

B

8.2

磨损较少,明显凹痕

17.6

磨损多

8.4

磨损较少,明显凹痕

17.7

磨损多

实验。



8.1

磨损较少,明显凹痕

根据实验和所得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观察橡皮泥第一次落地点到碰撞处距离和___

(2)每一处实验都进行三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判断碰撞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

(3)比较实验_____表明,在同样碰撞速度的条件下,胶带纸可以有效减轻碰撞造成的后果。

(4)比较实验③、④表明,在________________过大时,胶带纸也不能阻止橡皮泥被抛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图18所示是“比较水和煤油吸热升温特点”的实验装置.

①加热过程中,用搅棒搅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的 。

②关于该实验的变量控制,下列要求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采用相同的加热方法(如酒精灯火焰的大小,与烧杯底的距离等)

B.烧杯中分别装入相同体积的水和煤油

C.使用相同的烧杯

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①图19所示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______________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_________________ 。

②图20甲、乙、丙、表示探究过程中的三个情景.容器中的液体、金属盒插入的深度以及U形管中液面情况,都可以从图上看出.比较图_________________可知液体压强大小与深度有关;比较图______________可知液体压强大小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小海发现电脑是利用风扇来降温的。他想知道风扇产生的空气流动强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猜想可能与风扇的扇叶宽度、扇叶长度、扇叶倾斜角度都有关系。为此他制作了几个不同的小风扇,并用一个转速为300转/分的电机分别带动这几个风扇转动,去吹动同一位置的同一纸片 。下表为实验记录的数据:

序号

扇叶宽度/cm

扇叶长度/cm

扇叶倾斜

角度θ

纸片被吹起的

角度α

1

3

7

30°

30°

2

2

7

30°

20°

3

3

4

30°

20°

4

3

7

45°

40°

5


他在分析空气流动强度与扇叶长度的关系时,应选用序号为 的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为:

由于实验次数少,该结论的可信度令人怀疑。因此他想再制作一个小风扇,那么它的扇叶规格是怎样的?请将你设计的扇叶的相关数据填在序号5的行内。

小海的父亲对他说:“生活中电风扇转动的速度都比较快,因此空气流动强度应与风扇的转动速度有关。”针对这个猜想,请你帮助小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加以验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小科从某品牌“暖手包”说明书上获悉,该“暖手包"能自动发热,是因为里面有铁粉、活性炭等物质。这些物质对“暖手包”发热有什么作用?小科查阅到下列实验数据:

组别

时间/min

铁/g

活性炭/g

空气湿度/%

水/mL

上升温度/

1

30

1

0.6

70

0

10.7

2

30

1

0

70

0

0

3

30

0

0.6

70

0

0

4

30

1

0.6

40

0

4.2

5

30

1

0.6

40

2

11.5

   (1)第l、3组的探究实验说明,没有        物质,“暖手包”不会发热;

   (2)分析第1、2、4、5组探究实验可知,“暖手包”的发热还应用了活性炭具有吸附空气中的        的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11所示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在使用前若发现杠杆左端高右端低,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调平后在整个实验过程中,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还要再调节两侧的平衡螺母?

(2)他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动力F1/N

阻力F2/N

动力臂L1/m

阻力臂L2/m

1

2

1

0.20

0.10

2

1

2

0.08

0.04

3

3

2

0.20

0.30


以上三组数据中,实验序号为 的一组数据肯定有错误,更正实验数据后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