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①④ | B. | ②③ | C. | ③④ | D. | ①② |
分析 分析明确每一个实验或典故运用的研究方法,然后对比确定相同的选项.
解答 解:①研究液体压强的规律时,需要控制液体密度或深度,研究深度或密度对压强的影响,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②曹冲称象时,称出石头的质量就知道了大象的质量,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
③马德堡半球实验中,马匹施加很大的拉力才能拉开合在一起的半球,间接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采用的是“转换法”;
④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需要控制液体密度或排开液体的体积,研究密度或排开液体的体积对浮力的影响,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综上所述,符合要求的是①和④.
故选A.
点评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熟悉基本的物理研究方法.在实际问题中能够识别和应用.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菜刀在砂轮上磨得发烫 | B. | 在炉子上烧开水,水温升高 | ||
C. | 两手互相摩擦时手发热 | D. | 划火柴,火柴被点燃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 |
B. | 压力不变,接触面不变,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 |
C. | 压力不变,接触面不变,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 |
D. | 接触面不变,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甲对乙的拉力可能大于乙对甲的拉力 | |
B. | 甲对乙的拉力不可能大于乙对甲的拉力 | |
C. | 甲对乙的拉力一定大于乙对甲的拉力 | |
D. | 只有在甲把乙拉动的过程中,甲的力才比乙的力大,在可能出现的短暂相持过程中,两个力才一样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只要站在绝缘的木凳上修电灯就可以用双手同时分别接触两根电线 | |
B. | 连接照明电路时,开关应一端与火线相连,另一端与灯座相连 | |
C. | 发现有人触电应首先把触电的人拉开 | |
D. | 不能靠近低压带电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左脚用力蹬地面,滑板车就加速前进,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
B. | 人对滑板车的压力和滑板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 |
C. | 左脚停止用力后,人和车越滑越慢,受到的摩擦阻力逐渐减小 | |
D. | 人和车在滑行过程中所受到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将立即停下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甲的电阻值保持10Ω不变 | |
B. | 乙的电阻值保持20Ω不变 | |
C. | 甲乙并联在电路中,当电源电压为2V时,电路总电流为0.2A | |
D. | 甲乙串联在电路中,当电路电流为0.2A时,电路总电压为6V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钩码质量 | 0 | 50 | 100 | 150 | 200 | 250 | 300 | 350 | 400 |
指针位置(cm) | 2 | 3 | 4 | 5 | 6 | 7 | 7.5 | 7.5 | 7.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