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3.甲、乙两地之间沿直线架设了两条输电线,输电线的线芯用铜导线,是为了减少因电流的热效应而损失的电能,已知每条输电线每千米的电阻为0.2Ω,现输电线在某处发生了短路,为确定短路位置,检修员在甲地将电流表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电压表应接在AB(选填“AB”或“CD”)两点之间;若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4V和0.5A,则短路位置离甲地20km.

分析 根据焦耳定律可知,当电流通过电阻时,会产生热量,即电流的热效应;
知道电表的示数,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导线的总电阻,又知道每千米导线的电阻值,可求导线的长度,然后除以2即可求出短路位置离甲地的距离.

解答 解:因为导线有电阻,因此由焦耳定律可知,当电流通过导线时,会产生热量,因此输电线的线芯用铜导线,可以减小导线的电阻,进一步减少因电流的热效应而损失的电能;
图中CD为短路位置,若电压表接在CD两点之间,则电压表也被短路,电压表示数为0,不能确定短路的位置;要确定短路位置,需要测出AC、BD两输电线串联的总电阻,电压表应测总电压,所以电压表应接在AB两点之间;
由I=$\frac{U}{R}$可得,导线电阻:R=$\frac{U}{I}$=$\frac{4V}{0.5A}$=8Ω,
则导线长度:L=$\frac{8Ω}{0.2Ω/km}$=40km,
短路位置离甲地的距离:
s=$\frac{1}{2}$=$\frac{1}{2}$×40km=20km.
故答案为:热;AB;20.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电流的热效应、欧姆定律的掌握和运用,知道出短路的地点离甲地的距离为导线总长度的一半是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所示,一个空的塑料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浸入水中,第一次瓶口朝上,第二次瓶口朝下,两次药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哪一次橡皮膜向瓶内凹陷得更多(  )
A.第一次B.第二次
C.两次凹陷得一样D.橡皮膜不会向瓶内凹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14.如图所示,杠杆在动力F1和阻力F2作用下保持平衡,请画出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12V且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V;当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了2V,在10s内定值电阻R1产生的热量为60J.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A.电路中的最小电流为1.5A
B.滑片P在中点时,9s内滑动变阻器R消耗的电能为60J
C.R先后两次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8﹕9
D.R1先后两次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U=10V,R1为定值电阻,阻值为20Ω,R为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50Ω,小灯泡上标有“6V 3W”字样,小灯泡的U-I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小灯泡正常工作时通过灯丝的电流.
(2)S闭合,S1、S2都断开时,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4V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
(3)S、S1、S2都闭合时,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到何处时,整个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小,这个最小功率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回声可以测海水深度
B.人们轻声说时,说明声音的响度小
C.在市区高架桥两侧修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超声“碎石”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和灯L的电阻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20Ω,灯L标有“6V 3W”字样.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15V.求:
(1)灯泡L的电阻为多少?
(2)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b端,闭合开关S1、S2、S3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电流表的示数为0.4A,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多少?
(3)在确保电路安全的情况下,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与最大电功率之比为多少?(不考虑电路中无电流通过的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为了方便坐轮椅的残疾人上下台阶,很多公共场所都设计了残疾人专用的通道,如图所示,其实质就是简单机械中的斜面(选填“杠杆”、“滑轮”或“斜面”),若将总重为700N的人和轮椅沿残疾人专业通道推移7m才推上1m的高台,推移轮椅的力为120N,则该简单机械的效率为83.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两端电压关系”的实验中:
(1)实验电路如图所示,某小组选用R为5Ω的电阻,规格为“20Ω  2A”的滑动变阻器,两节新干电池为电源进行实验.
①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填“左”或“右”)移动,使其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电阻R短路或电压表坏了.
②排除故障后,进行实验,记录相关数据如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U/N0.51.01.52.02.52.8
I/A0.100.200.300.400.500.56
(2)进行实验时,该小组发现:
①调节滑动变阻器无法使电压表的示数为0.5V,为使电压表示数为0.5V,可采取的办法是采用一节干电池供电或换用阻值更大的滑动变阻器.
②调节滑动变阻器无法使电压表的示数达到3.0V,你猜想可能原因是导线有电阻(写出一种即可).
(3)该小组在处理数据时发现:电压U与电流I的比值恰好等于电阻R的值.为进一步论证此发现,他们提出两种收集数据的方案,
方案一:收集电阻值为5Ω的几个小组的数据;
方案二:收集电阻值不同的几个小组的数据.
你认为方案更合理二.理由是多测几组电阻值不同的数据,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