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据焦耳定律可知,当电流通过电阻时,会产生热量,即电流的热效应;
知道电表的示数,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导线的总电阻,又知道每千米导线的电阻值,可求导线的长度,然后除以2即可求出短路位置离甲地的距离.
解答 解:因为导线有电阻,因此由焦耳定律可知,当电流通过导线时,会产生热量,因此输电线的线芯用铜导线,可以减小导线的电阻,进一步减少因电流的热效应而损失的电能;
图中CD为短路位置,若电压表接在CD两点之间,则电压表也被短路,电压表示数为0,不能确定短路的位置;要确定短路位置,需要测出AC、BD两输电线串联的总电阻,电压表应测总电压,所以电压表应接在AB两点之间;
由I=$\frac{U}{R}$可得,导线电阻:R=$\frac{U}{I}$=$\frac{4V}{0.5A}$=8Ω,
则导线长度:L=$\frac{8Ω}{0.2Ω/km}$=40km,
短路位置离甲地的距离:
s=$\frac{1}{2}$=$\frac{1}{2}$×40km=20km.
故答案为:热;AB;20.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电流的热效应、欧姆定律的掌握和运用,知道出短路的地点离甲地的距离为导线总长度的一半是本题的关键.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第一次 | B. | 第二次 | ||
C. | 两次凹陷得一样 | D. | 橡皮膜不会向瓶内凹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电路中的最小电流为1.5A | |
B. | 滑片P在中点时,9s内滑动变阻器R消耗的电能为60J | |
C. | R先后两次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8﹕9 | |
D. | R1先后两次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4﹕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利用回声可以测海水深度 | |
B. | 人们轻声说时,说明声音的响度小 | |
C. | 在市区高架桥两侧修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 |
D. | 超声“碎石”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U/N | 0.5 | 1.0 | 1.5 | 2.0 | 2.5 | 2.8 |
I/A | 0.10 | 0.20 | 0.30 | 0.40 | 0.50 | 0.5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