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小明同学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时,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实验中该同学先后三次将同一小车放在同一斜面上的同一高度,然后分别用不同的力推了一下小车,使其沿斜面向下运动,先后在水平桌面上铺上毛巾、棉布、木板,使水平面的粗糙程度越来越小,观察小车移动的距离,从而得出运动和阻力的关系.
(1)指出在实验操作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用不同的力推一下小车(不必解释错误的原因) 应该改为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运动.
(2)小明用正确方法做了三次实验,小车分别停在如图乙、丙、丁所示的位置上.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速度减小得越慢.

(3)如果表面绝对光滑,小车所受的阻力为零,速度将不再减慢,以恒定不变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一步所用方法和下列B选项的方法相同.
A.用棋子B代替棋子A的像
B.如果将瓶内抽成真空,将听不到铃声
C.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
D.用光线来研究光的直线传播.

分析 (1)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时,要控制小车到达水平面时速度相等,据此分析答题.
(2)观察图乙、丙、丁,注意水平面的粗糙程度与小车滑行的距离间的关系,得出结论.
(3)此实验采取的是科学推理法(理想实验法),即在实验现象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得出理想状态下物体的运动情况.据此对各选项中的实验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 解:(1)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时,要控制小车到达水平面时速度相等,用不同的力推小车,使其沿斜面向下运动,小车到达水平面时速度不同,因此该操作是错误的,应使小车从同一高度由静止自由滑下.
(2)棉布比毛巾光滑,小车在棉布上受的阻力比在毛巾上受的阻力小,木板比棉布光滑,小车在,木板上受的阻力比在棉布上受的阻力小,由图乙、丙、丁可知,小车以相同的速度在木板上滑行最远,在毛巾上滑行距离最近,由此可知,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速度减小得越慢;
(3)此实验采取的是科学推理法,不能通过实验直接验证.
A、用棋子B代替棋子A的像,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不合题意;
B.如果将瓶内抽成真空,将听不到铃声,由于瓶内不人抽成绝对的真空,真空不能传声也是通过科学推理得出的,与本题中实验方法相同,符合题意;
C.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这是采用了控制变量法,不合题意;
D.用光线来研究光的直线传播,是采用了模型法,不合题意.
故只有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1)用不同的力推一下小车;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运动;
(2)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速度减小得越慢; (3)B.

点评 本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与科学推理法,掌握该方法的应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在实验中,注意操作的细节,如小车释放的位置与方法、毛巾和棉布铺设的位置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甲、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薄壁柱形金属容器,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水与酒精(足够深)后,放在水平地面上(ρ酒精=0.8×103千克/米3).将重为1.8N,体积为2×10-4m3小球分别投入到甲、乙两容器中,液体均未溢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投入小球之前,甲、乙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相等
B.小球在甲中所受浮力大于小球在乙种所受浮力
C.投入小球后,甲、乙两容器对地面压强相等
D.投入小球后,甲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小于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学校买了一箱物理器材,小军同学将它从一楼搬运到三楼,小丽同学想测量小军同学搬运器材过程中对箱子做功的功率.
(1)测量所需要的器材有:磅秤、还需要刻度尺和秒表.
(2)小丽同学设计的测量步骤如下,其中多余的是B
A、测出箱子的质量m                      B、测出楼梯的总长度L
C、测出一楼到三楼的竖直高度h             D、测出小军上楼所用的时间t
E、算出小军搬运箱子的功率P
(3)用所测物理量计算功率的表达式是P=$\frac{mgh}{t}$.
(4)在测量登楼梯功率时,某同学从底楼匀速登上三楼,共用了10s,该同学登楼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最接近于C.
A.3W   B.30W  C.300W  D.3000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如图,物体重G=8N,手拉绳的力为5N,当物体匀速向上拉动提高h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0%(不考虑摩擦),若想增大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可采用的方法是增大物重 (答一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关于物质的物理属性及其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蹦床上的弹簧,主要是应用其弹性好
B.用橡胶做汽车的轮胎,主要是应用其硬度大
C.体温计中的水银,主要是应用其密度大
D.用铝做奥运火炬外壳,主要是应用其导电性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某中学生掌心的面积约为60cm2.地球表面的大气压约1.0×105Pa,则大气对该中学生一只撑开的掌心表面的压力约为60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会改变
C.相互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D.某物体在水平面向右运动,一定受到了水平向右的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皮划艇是我国的奥运优势项目之一,在比赛中,我们看到运动员一手支撑住浆柄的端(视为支点),另一手用力划桨(如图),此时的船桨属于费力杠杆(填“省力”、“费力”或“等臂”),当运动员向后划水,艇却会向前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停止划艇后,它还能继续前进,是由于艇具有惯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自行车设计和实验过程中,有许多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地方.刹车时用力捏车刹是采用增大压力来改变摩擦力的.向车转轴处加润滑油是采用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改变摩擦力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