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下面建筑不属于声音的利用的是( )

A. 北京天坛的回音壁

B. 北京天坛的三音石

C. 北京天坛的圜丘

D. 录音棚壁做成凸凹不平状

D 【解析】解答:(1)北京天坛里的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三处建筑有非常美妙的声音现象,它是我国古代建筑师利用声音的反射造成的音响效果,故ABC属于声音的利用,不符合题意。(2)录音棚壁做成凹凸不平,声音在反射时能量会相互抵消,以此减弱声音的反射,使声音能够听得更清楚,故D不属于声音的利用,符合题意。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本通同步作业:第五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传播 题型:填空题

光在_________中的速度最快,是_______km/s。

真空 3×105 【解析】解答:光速也与介质的种类有关,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小。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是3×105k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为了测定纸锥下落的速度,小明用频闪相机拍下某一纸锥下落过程的照片,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照片于实景的缩放比例为1:30,将照片打印出来后,再用刻度尺测量该照片上各位置之间的距离,如图甲所示.

(1)能大致反映该纸锥下落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规律的图象是图丙中的________。

(2)小明进一步探究纸锥下落的快慢的影响因素.他采用如图乙所示两个等大同材质 的圆纸片,各裁去一个扇形,做成A、B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将两个锥角不同的纸锥由同一高度同时释放,以此来探究纸锥下落的最大速度与锥角的关系,请评价他的探究方案是否科学:___________ (选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 。

A 否 未控制变量(或未控制质量或迎风面积不变) 【解析】(1)由图甲知,纸锥在下落过程中,在相同时间下落路程先变大后不变,可知纸锥先加速后匀速,因此A图象符合题意;(2)用如图乙所示两个等大同材质的圆纸片,各裁去一个扇形,不仅锥角发生变化,纸锥的质量或迎风面积也发生了变化,没有很好的控制变量,所以不科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妈妈电动车送小明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明“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  )

A. 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 B. 路旁的树木

C. 迎面走来的行人      D. 从身旁超越的汽车

A 【解析】小明坐在座位上,妈妈的意思是让她相对于座位没有位置的变化,即相对静止。 小明相对于路旁的树木、迎面的行人、从身旁超越的汽车都有位置的变化,即都是运动的,B. C. D都不符合题意,A符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本通同步作业:第四章声现象第四节超声波 题型:填空题

有人注意到,蝙蝠即使在黑暗中飞翔,也不会碰到任何东西.为了揭开这个谜,外科医生路易斯·朱林做了一个实验:用蜡封住蝙蝠的耳朵,让它在明亮的屋里飞翔,结果蝙蝠到处碰壁.1938年前后,哈佛大学的物理学教授皮尔斯把一个“声波探知器”放在蝙蝠前,该仪器能把超声波转变为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结果该仪器的里传来了“啪哧,喀嚓…”的声音.以上实验说明蝙蝠是利用__________(填“眼睛”或“耳朵”)来“看”东西的.除了蝙蝠,还有______________(说出一种)也是利用超声波来探测目标的位置的.我们知道人耳是听不见超声波的,除了超声波,还有_____人耳也听不到.

耳朵 声呐 次声波 【解析】解答:由实验中用蜡封住蝙蝠的耳朵,让它在明亮的屋里飞翔,结果蝙蝠到处碰壁。可知蝙蝠是利用耳朵来感知东西的。因为超声波是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它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所以渔船上的声呐装置也是利用超声波来探测目标的位置的。人耳只能听到20?20000Hz的声音,除了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因为它们已低于人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本通同步作业:第四章声现象第四节超声波 题型:单选题

用“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人们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

A. 声音太小

B. 超声波无法传入人耳

C. 超声波的频率小于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

D. 超声波的频率大于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

D 【解析】解答: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此声音的频率范围超过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所以无法听到。 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机械与人》单元测试卷 题型:实验题

如图甲是研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碰到同一木块上。如图乙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请回答以下问题:

(1)设计甲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钢球动能的大小与___________的关系;设计乙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运动的小车与所受________的关系。

(2)甲实验是钢球通过被推动__________的大小,说明钢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从而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乙实验是通过木块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的远近,推理得出:在理想情况下,运动的物体如果________________,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

(3)我们知道物体的质量和它的速度都能影响物体的动能,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怎样研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速度 摩擦力 距离 不受外力作用 让不同质量的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观察木块被推动的情况 【解析】 (1)甲实验中钢球的质量相同,所处的位置不同,所以可以研究钢球动能的大小与速度大小的关系;乙实验中的小车与地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所以乙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2)甲实验是木块通过被推动木块距离的大小,说明钢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从而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乙实验是通过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机械与人》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现象中,力没有对物体做功的是:

A. 用力将铅球掷出 B. 将书包背上楼

C. 骑自行车匀速前进 D. 人提着水桶在水平路面上行走

D 【解析】A. 用力将铅球掷出,在铅球离开手之前,手给铅球一个向前的力,向前移动了距离,手对铅球做功。不符合题意。B. 将书包背上楼,人给书包一个向上的力,向上移动了距离,人对书包做功。不符合题意。C. 骑自行车匀速前进,自行车的驱动后轮和地面存在摩擦力,地面给驱动轮向前的摩擦力,是自行车前进的动力,自行车在这个动力下向前移动了距离,动力对自行车做功。不符合题意。D. 人提着水桶在水平路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中考物理复习考点必刷题金卷--专题五 透镜及其应用试卷 题型:实验题

在信息化时代,相机和手机都是常用的图象采集设备.

(1)如图所示,用相机拍照时,在芯片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缩小的__像(选填“实”或“虚”).镜头靠近人时,像的大小将变__,此时像会__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用相机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时,通过伸缩镜头,使像清晰地成在芯片上,这个操作过程便是“调焦”,如图所示.

(2)小敏同学发信手机不能“调焦”但成像也基本清晰,她将手机拿到哥哥工作的大学实验室去探究,实验数据如表,根据表中数据,判断手机镜头的焦距大约为__

A、5m B、0.5m C、0.05m D、0.005m

(3)请分析,手机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不需要“调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实 大 远离 D 这种手机镜头的焦距小,物距都远大于2倍焦距,像距接近焦距,像距变化的范围小 【解析】(1)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用相机拍照时,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此时在芯片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镜头靠近人时,像的大小将变大,此时像会远离透镜。 (2)由表中数据可知,当物距u>0.5m时,像距v≈0.5cm。根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