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小刚认为:“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互为平衡力”.小丽认为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请你利用身边的物品,设计一个简易实验证明小刚的认识是不正确.要求:设计的实验具有可行性,要符合安全规则.
(1)请写出实验所需要的器材;
(2)根据实验现象简要说明小刚的认识是不正确的.

解:(1)实验器材:小车一个,规格相同的钩码两个,细绳两段,一端装有定滑轮的长木板一块;
(2)实验现象与简要说明:将小车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手按住小车,分别把两细绳的一端拴住小车,将两细绳绕过木板一端的定滑轮,在两细绳的另一端分别挂上两个相同的钩码.松开按小车的手,观察到小车在大小相等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F1和F2的作用下,立刻在木板上加速运动,即小车处于“非平衡状态”.这说明 F1、F2并不是一对平衡力,小刚的认识不正确.
分析:根据题意,应让两个大小相等,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同时拉物体,观察物体是否保持平衡状态,进面判断是否是一对平衡力.这里的关键是让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也就是方向相同.
点评:设计实验要为实验的目的服务,因此,我们需要设计一个用两个朝同一方向,沿一条直线,大小相等的力拉小车的实验方案,用实验现象来验证实验的猜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小华同学在用胶水粘贴讲义时发现在胶水未干时,容易把纸张分开,等胶水干后,纸张就很难分开了.他猜想这可能是液体分子和固体分子对纸的引力不同造成的.这一现象激发了他对液体分子对物体表面的引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
(1)他猜想液体分子对物体表面的引力大小可能跟液体温度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请你再帮他提出一个分子引力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的猜想:液体分子对物体表面的引力大小可能跟
液体种类
液体种类
有关.
(2)为了验证这些猜想,他设计了如下实验.将一轻质塑料片剪成图甲所示的“舌形”,并在塑料片中间B处开一小透气小孔,再把它盖在盛满水的杯口(杯口位置为圆形虚线处),当塑料片与杯内水充分接触时,在伸出杯口的塑料片末端放6枚一角硬币,“舌形”塑料片刚被压翻(如图乙所示);这个现象说明了水分子和塑料分子之间有
力,实验中,将塑料片中间开一小孔的目的是
消除大气压对实验的影响
消除大气压对实验的影响


(3)如果要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正确,请你把实验的过程补充完整.
在杯中注满同温度的酒精,重复小华的实验步骤,比较放硬币的多少
在杯中注满同温度的酒精,重复小华的实验步骤,比较放硬币的多少

(4)小华为了知道水对塑料片的作用力大小,他测量了1枚一角硬币的质量为3g,塑料片上OA与OB的长度分别是6cm和4cm,如果硬币和水对塑料片的力可以认为分别作用在A点与B点,则水分子对塑料片的力约为
0.27
0.27
N.(g取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2?徐州一模)课外综合实践活动中,小华等同学将两只“3.8V 0.3A”的小灯泡连接成串联电路,实验时不慎把甲灯泡的玻璃外壳打碎了,让小华惊奇的是,原来发光较弱的甲灯泡不发光了,而乙灯泡不仅没熄灭,反而更亮了.仔细观察电路后,还发现这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6V(电压表测甲灯泡两端的电压).电源电压为4V.小华对此产生了疑问:玻璃外壳打碎后,甲灯仍有电流通过为什么不发光呢?小组的同学提出了以下两种猜想:
猜想1:甲灯中的电流可能小于外壳打碎前的电流.
猜想2:甲灯的实际功率可能小于可以发光的功率.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他们经过讨论,断定猜想1是
错误
错误
(正确/错误)的,你认为他们判断所依据的现象是
乙灯更亮了
乙灯更亮了

(2)为了验证猜想2,由于手头没有电流表,小华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获得“3.8V 0.3A”小灯泡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数据,以及不同电压下的发光情况(如下表所示),并作出了该灯泡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图象.
电压U/V 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电流I/A 0 0.12 0.16 0.20 0.22 0.25 0.27 0.29 0.31
灯泡发光情况 不发光 发光,由暗渐渐变亮
由试题中信息和前面的讨论,可以判断猜想2是
错误
错误
(正确/错误)的,写出析(计算)推理的过程.
(3)甲灯泡的玻璃外壳打碎后,引起灯泡从发光较弱到不发光的因素究竟是什么?同组的小兰同学联想到,刚从炼钢炉里倒出来的钢水,温度很高,发出耀眼的白炽光.一段时间后,温度降低,钢水凝固,发出红光直至不发光,提出新的猜想:甲灯灯丝的玻璃外壳打碎后,灯丝可能因
温度低
温度低
而不发光,为了验证猜想,小兰等同学在前面实验的基础上,适当调高电源的电压后,观察到甲灯泡灯丝发出微弱的红光,但在短时间内灯丝就烧断了,至此,你认为小灯泡玻璃外壳的作用是
减少散热,使灯丝温度可达到白炽发光的程度.
减少散热,使灯丝温度可达到白炽发光的程度.
(只要写出其中的一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泰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课外综合实践活动中,小华等同学将两只“3.8V 0.3A”的小灯泡连接成串联电路.实验时不慎把甲灯泡的玻璃外壳打碎了,让小华惊奇的是,原来发光较弱的甲灯泡不发光了,而乙灯泡不仅没熄灭,反而更亮了,仔细观察电路后;还发现这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6V(电压表测甲灯泡两端的电压),电源电压为4V.小华对此产生了疑问:玻璃外壳打碎后,甲灯仍有电流通过为什么不发光呢?小组的同学提出了以下两种猜想:

猜想1:甲灯中的电流可能小于外壳打碎前的电流。

猜想2:甲灯的实际功率可能小于可以发光的功率。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他们经过讨论,断定猜想1是_______(正确/错误)的,你认为他们判断所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2)为了验证猜想2,由于手头没有电流表,小华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获得“3.8V 0.3A”小灯泡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数据,以及不同电压下的发光情况(如下表所示),并作出了该灯泡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图像.

由试题中信息和前面的讨论,可以判断猜想2是________(正确/错误)的.写出分析(计算)推理的过程.

(3)甲灯泡的玻璃外壳打碎后,引起灯泡从发光较弱到不发光的因素究竟是什么?同组的小兰同学联想到,刚从炼钢炉里倒出来的钢水,温度很高,发出耀眼的白炽光,一段时间后,温度降低,钢水凝固,发出红光直至不发光.提出新的猜想:甲灯灯丝的玻璃外壳打碎后,灯丝可能因___________而不发光,为了验证猜想,小兰等同学在前面实验的基础上,适当调高电源的电压后,观察到甲灯泡灯丝发出微弱的红光,但在短时间内灯丝就烧断了.至此,你认为小灯泡玻璃外壳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写出其中的一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课外综合实践活动中,小华等同学将两只“3.8V 0.3A”的小灯泡连接成串联电路.实验时不慎把甲灯泡的玻璃外壳打碎了,让小华惊奇的是,原来发光较弱的甲灯泡不发光了,而乙灯泡不仅没熄灭,反而更亮了,仔细观察电路后;还发现这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6V(电压表测甲灯泡两端的电压),电源电压为4V.小华对此产生了疑问:玻璃外壳打碎后,甲灯仍有电流通过为什么不发光呢?小组的同学提出了以下两种猜想:

猜想1:甲灯中的电流可能小于外壳打碎前的电流。

猜想2:甲灯的实际功率可能小于可以发光的功率。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他们经过讨论,断定猜想1是_______(正确/错误)的,你认为他们判断所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2)为了验证猜想2,由于手头没有电流表,小华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获得“3.8V 0.3A”小灯泡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数据,以及不同电压下的发光情况(如下表所示),并作出了该灯泡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图像.

由试题中信息和前面的讨论,可以判断猜想2是________(正确/错误)的.写出分析(计算)推理的过程.

(3)甲灯泡的玻璃外壳打碎后,引起灯泡从发光较弱到不发光的因素究竟是什么?同组的小兰同学联想到,刚从炼钢炉里倒出来的钢水,温度很高,发出耀眼的白炽光,一段时间后,温度降低,钢水凝固,发出红光直至不发光.提出新的猜想:甲灯灯丝的玻璃外壳打碎后,灯丝可能因___________而不发光,为了验证猜想,小兰等同 学在前面实验的基础上,适当调高电源的电压后,观察到甲灯泡灯丝发出微弱的红光,但在短时间内灯丝就烧断了.至此,你认为小灯泡玻璃外壳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写出其中的一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民兴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课外综合实践活动中,小华等同学将两只“3.8V 0.3A”的小灯泡连接成串联电路,实验时不慎把甲灯泡的玻璃外壳打碎了,让小华惊奇的是,原来发光较弱的甲灯泡不发光了,而乙灯泡不仅没熄灭,反而更亮了.仔细观察电路后,还发现这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6V(电压表测甲灯泡两端的电压).电源电压为4V.小华对此产生了疑问:玻璃外壳打碎后,甲灯仍有电流通过为什么不发光呢?小组的同学提出了以下两种猜想:
猜想1:甲灯中的电流可能小于外壳打碎前的电流.
猜想2:甲灯的实际功率可能小于可以发光的功率.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他们经过讨论,断定猜想1是______(正确/错误)的,你认为他们判断所依据的现象是______.
(2)为了验证猜想2,由于手头没有电流表,小华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获得“3.8V 0.3A”小灯泡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数据,以及不同电压下的发光情况(如下表所示),并作出了该灯泡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图象.
电压U/V0.51.01.52.02.53.03.54.0
电流I/A0.120.160.200.220.250.270.290.31
灯泡发光情况不发光发光,由暗渐渐变亮
由试题中信息和前面的讨论,可以判断猜想2是______(正确/错误)的,写出析(计算)推理的过程.
(3)甲灯泡的玻璃外壳打碎后,引起灯泡从发光较弱到不发光的因素究竟是什么?同组的小兰同学联想到,刚从炼钢炉里倒出来的钢水,温度很高,发出耀眼的白炽光.一段时间后,温度降低,钢水凝固,发出红光直至不发光,提出新的猜想:甲灯灯丝的玻璃外壳打碎后,灯丝可能因______而不发光,为了验证猜想,小兰等同学在前面实验的基础上,适当调高电源的电压后,观察到甲灯泡灯丝发出微弱的红光,但在短时间内灯丝就烧断了,至此,你认为小灯泡玻璃外壳的作用是______(只要写出其中的一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